治疗白癜风的 药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zixun/wuliliaofa/294.html尼泊尔震后一个月,慈济赈灾医疗团的爱延续不间断,这回不同的是,访视团队里头,多了五位本土志工穿梭的身影。
慈济志工来到Liwali的帐篷区,看到一个小男孩主动走到志工身旁,先是与志工闲话家常,后为志工帮忙翻译尼泊尔语言,成为乡亲与慈济志工之问的沟通桥梁,他是十六岁的本土志工Srijanlawaju。本土志工英译协助访视关怀Srijanlawaju主动提出想要投入志工,于是,五位尼泊尔当地的志工,开始跟随慈济志工走访邻居,将乡亲所说的尼泊尔文翻译成英文,并写在纸上,方便慈济志工制作家系图等记录。在帐篷内坐下来,透过Srijanlawaju以尼泊尔语言和帐篷区老年人,详细的询问、关怀,本身是学社工的慈济志工蔡雅纯在笔记本上详细画着家系图,记录着完整的访视数据,以利于传承给下一个接受个案的志工。Srijanlawaju很高兴能参与乡亲的关怀行动,跟着慈济志工家访,询问乡亲的生活背景、地震之后需是否需要帮忙、家庭成员等等,看到慈济志工来帮助乡亲,他也愿意来付出。回馈在地乡亲种子相继发芽其中有两位本土志工,是一个五岁个案的表姐SrijianIawaju,Anu及婶婶Rajyalax,在访视的过程中,协助将乡亲的尼泊尔文翻译成英文,连续几户下来,也让他们学着如何访问乡亲的近况,做最直接的接触。
「非常感谢慈济的出现。当初表妹受伤时,没有医生愿意到他们的帐篷看诊,但一旁的慈济志工听到时立刻前来」,SrijianIawaju,Anu分享着当初表妹接受慈济赈灾医疗团协助的情况,并且欣喜表妹现在已经恢复了健康。慈济人对SrijianIawaju,Anu来说,不只是一个关心弱者的团体,更在意人的心。「 次当志工就当国际志工,觉得非常骄傲,也希望积水成河,种子可以在尼泊尔发芽。」她希望有更多人投入志工行列。在过程中,志工们渐渐熟悉后,也开始带动当地,志工SrijianIawaju,Anu甚至现身说法,跟帐篷区的长辈分享「与慈济接触的经验」、「对慈济的印象」、「慈济对她及家人的影响」。竹筒岁月的爱滴水成河累积帐篷内,慈济志工顾佩珍与一位腿受伤的爷爷轻松地聊着生活上的点滴,也很替他高兴在这次地震中,全家都平安。只是,老人对于住在炎热的帐篷区显得有些抱怨。
本土志工以尼泊尔语言与二位长者分享竹筒岁月的故事。(摄影者:古继红)
为了转移老人对环境炙热不耐的注意力,顾佩珍将自己所看到的个案与他分享,并开始与在场的本土志工分享慈济竹筒岁月的故事。「由证严上人开始,带领三十位家庭主妇,她们每天去上市场,买菜时都会存五毛钱,不要小看竹筒岁月,从小小的一点累积出来的力量,才能去帮助人。」顾佩珍勉励身边的本土志工都能学习竹筒岁月的精神,从身边开始付出,不单只是照顾尼泊尔人,将来有能力时,也可以去国际赈灾,帮助更多的人。听完顾佩珍分享的本土志工,也以尼泊尔语言与二位长者分享竹筒岁月的故事。也让原本苦于热暑的爷爷发出赞叹:「你们做的事情真的很伟大!」虽然尼泊尔正受灾难,但是慈济志工积极带动当地,让许多当地受灾的乡亲投入志工行列,从受灾的伤痛走出来,成为手心向下付出爱的人。
(文:古继红尼泊尔报导/05/29)
感恩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ia.com/nryl/5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