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师徒过了灭法国,来到了隐雾山折岳连环洞,这里住着一个妖怪,是个豹子成精,本是一只艾叶花皮豹子精,修行数百年成妖,使一根铁杵,武力和法力都很低下,但是颇有智慧,南山不是指隐雾山,指的是终南山,终南山在乃道教发源地之一,修仙极佳场所,这只豹子精自称南山大王,实乃自吹自擂,连孙悟空都认为他没有资格自称南山大王。这个南山大王本事如何呢?是不是像他的名字一样如雷贯耳?
西游记中很多妖怪的本领和他们的名字是相称的,比如,狮驼国的大鹏精,全称是“云程九万的大鹏雕”,本事果然了得,打得孙悟空只有招架之功,又比如,平顶山的金角大王,论单打独斗,孙悟空不是对手,要不是孙悟空智慧超群,早就死于非命,而论这个南山大王的本事,在高手如林的西游记中,实力实属一般,除了实力一般外,这个南山大王还有许多的坏毛病:
一、本领低;
南山大王带领一般小妖,面对发了飚的猪八戒居然败下阵来,败在猪八戒手下的妖怪少的可怜,南山大王就是其中一个,面对孙悟空,南山大王自然不是对手,被孙悟空打得逃回了老窝,后被孙悟空的瞌睡虫,迷得呼呼大睡,孙悟空的那些瞌睡虫也是只能对付那些道行很低的小妖,对付镇元子、弥勒佛有用吗?肯定没有用。
二、贪心重;
这个南山大王按理来说,应该知足了,他住的,是一所风景秀丽的场所,书中写了:只见那悬崖之下,有一座洞府:削峰掩映,怪石嵯峨。琪花瑶草馨香,红杏碧桃艳丽。崖前古树,霜皮溜雨四十围;门外苍松,黛色参天二千尺。双双野鹤,常来洞口舞清风;对对山禽,每向枝头啼白昼。簇簇黄藤如挂索,行行烟柳似垂金。方塘积水,深袕依山。方塘积水,隐穷鳞未变的蛟龙;深袕依山,住多年吃人的老怪。果然不亚神仙境,真是藏风聚气巢。可见这个南山大王很有造化,在西天的佛教圣地附近得到了这么一个仙境场所,按理只要不贪心,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小日子应该是过得很红火,可是偏偏还想吃唐僧肉,结果呢?死于非命,被猪八戒一把打死。
三、用佞人;
南山大王手下人才是很多的,面对唐僧肉该不该吃,手下的小妖有两个意见,一个是不该吃,一个是想办法吃,应该说,这两个小妖多是很有水平的,不该吃吃的小妖说了,“大王才说要吃唐僧,唐僧的肉不中吃。”“若是中吃,也到不得这里,别处妖精,也都吃了。他手下有三个徒弟哩。”他的不中吃可以有两个理解,一个意思是吃了唐僧肉不能长生不老,所以不中吃,还有一个意思是说唐僧肉是个陷阱,或者说是祸害,想吃他说唐僧肉的人多没有好下场,所以小妖劝大王不要去冒险,不管小妖说的是哪一个意思,或者说兼而有之,多是忠心耿耿的肺腑之言。
可惜的是南山大王采纳另外一个小妖的意见,(为了和前面的小妖分别开来,我们简称为“小妖乙”)小妖乙是很聪明的,很有主见,让他做小妖也是大材小用了,他为南山大王出了很多谋划,其中一件就是“分瓣梅花计”,轻而易举的把唐僧给抓走了,虽然分瓣梅花计取得了成功,但同时也埋下了祸根,面对唐僧这个烫手山芋,妖怪们进退两难,不吃可惜,吃了怕孙悟空打上门来,白白丢了性命,以至后来妖怪们死于非命,多是南山大王不自量力,听信奸人所致。
四、图虚名;
本领不高,贪心很重,南山大王还图虚名,西游记中有很多妖怪称大王的,比如,老君的童子号称金角大王,红孩儿称圣婴大王,他们的称谓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一个称呼。中国人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说法,南山一词连如来、老君多是不敢自称的,而这个妖怪居然自称南山大王,意思是与天同寿,难怪孙悟空气恼至极,面对南山大王毫不留情。
西游记,是一部复杂的小说,我认为,小说里面夹杂着如何治理国家的思想和理念,作者不仅仅是在写南山大王如何被孙悟空消灭,在南山大王这个章节,作者写的是帝王之道,也就是皇帝该如何治理国家,皇帝治理一个国家,如果和南山大王一样,存在能力低、贪心重、用奸臣、图虚名的毛病,那么这个国家和南山大王一样,离亡国不远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ia.com/nrzz/14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