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www.xuexily.com/整部《西游记》可划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也就是以孙悟空的经历为主要线索,描绘其出世及大闹天宫;第二部分以唐僧为主线,讲述取经的缘由,第三部分则是以“八十一难”为主要情节,也就是整个取经的过程。胡适先生曾说“第三部分:八十一难的经历(第十三回至第一百回)。”
本文以第三部分“八十一难”为主要讨论对象。“八十一难”由四十余个故事串联而成,其模式颇有程式化痕迹,每一难内部关联有限,均是由妖魔设障、师徒遭难,最后得到解决为始终。其设置者、起因以及解决者各自不同,因此也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在本节中加以讨论,以管窥其背后的内在意蕴。
一、“八十一难”的设置者
整个“八十一难”的故事都有其设置者,倘若按其身份划分,可分为四大类,分别是山精野怪、神佛相关之妖怪、神佛本身以及凡间之人,同时四者之间也可以相互穿插,并不矛盾,比如九头虫本是出身草莽之山精野怪,可又偏偏与万圣龙王相勾连,而其背后的象征意义各有不同。
首先,其中仅十四难由山精野怪发起。此类发难者背后并无根底,故其结局往往也为四类发难者中最惨,除少数神通广大者,比如黑熊精,“我要带他做个守山大神”,比如红孩儿“称他做善财童子”,被迫皈依佛门。而如牛魔王之类,竟需满天神佛,合两教之力才能降服者,方得化干戈为玉帛。但这只是少数,更多的比如豹子精、多目怪、莽怪等等,或被孙悟空一棒毙命,或死于助阵神佛之手,毫不留情。其中有一特例,为六耳猕猴,其不入十类之种,但是神通广大,满天神佛非如来佛不能降服,但最终亦惨死。这其中自然有吴承恩影射现实社会黑暗之意,但同时这些妖怪也是孙悟空形象的一个侧面,唐僧曾说“兽与猩猩同类”,唐僧曾将孙悟空与黑熊精视作同类,但对黑熊精兴风作怪、孙悟空护法取经不解,即是明证。后文中六耳猕猴的出现,更为明显,但六耳猕猴的惨死,则说明“在某种意义上即是孙悟空心中之贼的不断显示。”
其次,十四难乃是与神佛相关之妖物所为。其出身各有不同,有神佛童子,比如金角、银角、黄眉大王;有神佛坐骑,比如青牛精,有神佛宠物,比如嫦娥玉兔、观音金鱼;有神佛亲戚,比如金翅大鹏鸟、李天王义女老鼠精;或是奉旨下界,如金角银角“海上菩萨问我借了三次”。其结局各有不同,但除少数背景不够深厚者,如万圣龙王之婿九头虫,便是四海龙王,在孙悟空面前也只有唯唯诺诺,遑论一小小万圣龙王,故而无情打杀。其余妖孽,则皆被神佛训斥,现出原形之后,平安无事,随神佛而走,即便神通广大如孙悟空者也是无可奈何,而其中文殊菩萨坐骑狮子精,更是两次下凡,先是为祸乌鸡国,而后肆虐狮驼岭,
张叔绅认为“演了《白兔》,自不妨演《连环》耳。”似乎将此怪视为吴承恩一个小小误笔,无足挂怀,但若结合发难者背景,再与山精野怪对比,可以看出,吴承恩此笔乃是对于现实社会的一个强烈讽刺,官官相护,譬如阉宦刘瑾“大行杀戮,广肆诛求,府藏竭于上,财力匮于下。”再如严嵩父子,“凡文武迁擢,不论可否,但衡金之多寡而畀之。”上行下效,多仗背后势力支撑,无所不为,百姓怨声载道。对于这一社会现实的反映自然表现在《西游记》中,这些背后有神佛势力的妖魔,趁神佛之不备,私自下凡,阻拦取经,祸害一方,而神佛发现之后,虽予以制止,却少见相应惩罚。
第三,四难由凡间之人发起。比如灭法国君主,女儿国女王等等,这类形象更多是对师徒四人向佛之心,其团结之心等等的考验,为整个“八十一难”锦上添花。
第四,四难出自神佛本身。其中四圣试禅心属于师徒聚齐第一难,凌云渡脱胎居于最后,在“八十一难”中一头一尾,则是对师徒四人的考验,镇元大仙亦是本无恶意,最后与孙悟空结为兄弟。而奎木狼下界,则与神佛相关妖物下凡无异。更为有趣的是奎木狼不久后在黄眉童子一难中再次出现,相助孙悟空,不想被困人种袋,在青龙山一难中,最后出场,相助孙悟空,竟无半点曾下界为妖之痕迹,张叔绅所云“前罚于老君烧火,想是火候已到。”
二、“八十一难”的起因
“八十一难”遭遇者自然是取经团队师徒四人,但是每一难具体针对者却各自不同,或针对孙悟空,或针对师徒四人,或针对唐僧,或针对其他人物,比如乌鸡国王遭难。每一难的起因不同,可分为五类,分别是惹是生非、女性逼婚、妖魔杀身和路见不平以及宿敌复仇。
首先,惹是生非之难共有3起。分别是观音院失袈裟、五庄观偷食人参果,玉华县炫耀兵刃,分别因师徒的好胜之心、贪吃之欲和为人师之念起难,无疑吴承恩在惹是生非之难中对于师徒四人是持批评态度的,唯有尽去种种私欲,方可有所成就。
其次,宿敌复仇之难主要来自于两伙仇敌。一伙是红孩儿的母亲罗刹女,叔父如意真仙,因红孩儿皈依佛门,故此对师徒四人不依不饶,此中有趣之处在于罗刹女,出自母爱,“再怎生得到我的跟前,几时能见一面。”如意真仙则是出自义愤“我舍侄是自在为王好,还是与人为奴好。”至于红孩儿之父牛魔王对此节反倒不为重视,认为红孩儿“享极乐之门堂,受逍遥之永寿。”而且这一伙宿敌与孙悟空颇有瓜葛,牛魔王与孙悟空有结拜之情。另一伙则是多目怪为蜘蛛精复仇之事。
第三,至于妖魔杀身之难,为取经路上最为常见。即便是未曾读过《西游记》之人,怕也知道“吃唐僧肉”之语,此类妖魔出身各异、本领不同,因各自听闻吃唐僧肉可长生之传闻,故而以身犯险,最后或是身首异处,或是为神佛降服,但其中有一特例,为六耳猕猴,其目的不在于吃唐僧肉,而在于取而代之。
第四类,则是女性逼婚。共有六次,四圣试禅心、女儿国王、蝎子精、杏花精、老鼠精和玉兔精,或神佛、或妖魔、或女王,或是富贵、或是美色、或是私情,虽风光旖旎,但是其中凶险无比,其背后都透露着对于师徒四人取经恒心、毅力的考验,不过或明或暗,各自不同。
最后,路见不平之难。其中最需注意的是车迟国、比丘国、祭赛国和灭法国,俱有毁僧灭佛之行为,从这几难中可以看出吴承恩的崇佛倾向。
三、“八十一难”的解救者
首先,“佛救”中的实施者多半与佛祖、菩萨关系紧密。比如金毛犼本为观音坐骑,青狮白象为文殊、普贤坐骑,即便少数实施者与佛教本无干系,但经点化,大多皈依佛门,比如黑熊精为观音守山大神,红孩儿为观音善财童子,其结局为妖精得善果,皈依佛门。“佛救”中最后一难“凌云渡脱胎”,更是出自接引佛祖之手,旨在点化师徒四人。至于真假悟空等劫难,更是对师徒四人恒心、团结的一种考验,也就是说“佛难”的出现大多有着考验师徒四人之意。
第三,“自救”。更为贴近世俗,相对单纯,宗教旨归淡化,强调对于苦难的克服,对于坚韧意志的追求,比如凤仙郡求雨、女儿国等情节。
所谓“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吴承恩出身儒家,有“淮海竖儒”之称,却渴望挣脱儒家束缚。《西游记》这部神话小说的出现,本就是对于儒家思想的一种反抗,从而倾心于佛老思想。可以看出,各路宗教神祇、佛道术语,吴承恩信手拈来,使用得出神入化,但吴承恩终究不是出家之人,只是教外的作家、学者,所以对佛教、道家、儒家以及传统神话、民间信仰,虽各自有所展现,但若按佛救、道救、自救三大分类仔细研读八十一难,也可以看出,吴承恩对于佛教、道教以及世俗有着自己的看法,倾向性比较明显。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ia.com/nrzz/14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