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名家小说阅读赏析
文丨郭昊晨
阅读专家英国女王大学教育学硕士
开学了,你家孩子还有读书计划吗?阅读理解的能力,知识的触类旁通,日常和老师家长同学的互动情商品性,这些都是可以通过阅读小说提升的素养。
阅读,是一种日积月累的习惯。在每天晚上和周末的课余时间,想要更高效率地阅读,既放松心情又能收获心智成长,可以用一套更有创造性的方法来阅读名家经典小说。
01
《鲁滨逊漂流记》
你读出背后的文史大知识了吗?
有些孩子问我:“老师,我到底为什么要读小说?很多事情都是虚构的,我可能在现实生活没用到;对我的这个学习生活,好像没有太多的帮助……”
那在这里,我举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例子。我相信,很多同学们都看过,哪怕你没看过,你一定听过其中的情节——《鲁滨逊漂流记》。
没有看过世界,哪里有什么世界观!这些伟大的小说,正是由文字构筑的一个个十分虚幻又无比真实的世界,读小说正是让孩子看明白这个世界,从而完善孩子的世界观。这一点,在《鲁滨逊漂流记》中反映得淋漓尽致。
这本书的作者笛福说过:谁也没有经受过这么多命运的捉弄,我曾经十三回穷了又富,富了又穷。而作者的全部人生阅历,也体现在了这本小说之中。
鲁滨逊为什么要去航海?如果大家仔细读,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部分——他有几次航海之旅,鲁滨逊不是一个探险家,而是一个商人。是在那个时代,在欧洲、非洲和美洲贩运商品甚至黑奴的商人。
鲁滨逊航海次数(点击看大图)
如果我们站在这个角度上去想,那鲁滨逊这不一奴隶头子吗?你说,老师这不能瞎说,鲁滨逊在我心目当中是个英雄,他在荒岛中不是有一个好伙伴叫星期五吗?然后两个人一块儿扶持着活了下去……如果你仔细读原文,鲁滨逊在遇到星期五的那一个瞬间,非常有意思↓
鲁滨逊和星期五(点击看大图)
给星期五起名这件事,想想鲁滨逊凭啥给人起名字?这就在宣称一种什么:我是你的主人,你是奴隶,我通过命名确定你是我的一种财产。他都没有告诉他,我叫鲁滨逊,你就叫我主人就行了。
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看,大家以后在学习历史,“近代的欧洲大航海时代以及它背后带来的奴隶贸易”,我们就可以把这个历史的大背景,甚至一些地理的知识,比如说鲁滨逊的荒岛到底在哪里,他怎么会走到那儿,他这个跟当时的时代有什么关系?你就可以把这些知识串联起来,这是小说背后你能够综合学习到的。
而实际上,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种种的求生之旅,包括他的生产方式从渔猎到种植,他自己活下来也是一种人类文明的缩影;从社会结构上来看,鲁滨逊和星期五,那就是人类早期的奴隶社会的原型;后来他与其他的原住民之间发生了争夺的战争,就是作为一个殖民者的野心;甚至到 ,他连宗教的背景都已经提到了↓
鲁滨逊的王国(点击看大图)
这完全就是鲁滨逊在荒岛上的开荒建国之旅,反映了人类历史以及社会形态的种种的变迁。而我们读小说,如果能够体会到背后这一层,就能够把我们所学知识全都给串起来。
02
怎样通过读小说
提高青少年的情商和自我管理
读伟大的小说,真的能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吗?让我们更善良,更聪明,让我们拥有更好的品行?
我们用一个概念来说,它也可以锻炼或者提高我们的情商,与人的共情力。有的人察言观色的能力特别强,用台湾那边的说法叫“阅读空气”的能力很强。
读小说,能让自己代入人物的情感,对书中的人物感同身受,从而培养共情力和情绪觉察管理能力。
那么在这里我举出另一本小说,它就是跟《鲁滨逊漂流记》几乎是同一个主题的、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戈尔丁的《蝇王》。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这个场景:
一架飞机坠毁在一座无名岛上,飞行员死掉了,但乘客们幸存下来,这些素昧平生的人该怎么应对这个变故?在这个全新的环境里怎么组织起来?
《蝇王》正是从这样的悬念开始的,核心区别只有一点:幸存者里边没有一个成年人——全都是孩子,小的只有五六岁, 的也不过十几岁。一开始孩子们竞选干部,愉快分工,相处融洽。
直到有一个孩子给自己绘制了一幅面具,渐渐地大家就开始互相攻击——隐去了脸给人的感觉就是隐去了身份,从此不必为所作所为承担任何责任。即便是一个人,很清楚别人透过面具也能认清自己,但是他依然觉得在面具之下,自己少了很多心理负担,这就是小说背后的人性情感。
《蝇王》面具的诞生(点击看大图)
其实,在现实中,我们在网上发言容易因为面具掩盖而冲动,是同类的心理。另一面,每个孩子身上穿的校服,某种意义上就代表着自己的一种身份——“我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但是如果一帮人聚在一块儿,脑子一热,想去做些事儿的时候,你一定要清醒:我透过这个校服还是能够看到我自己,不要盲目冲动做事情。
所以看小说,你一定看看能不能跟小说当中的人物产生共情,看看他们是怎么样思考的,我们在生活当中会不会遇到类似的情景,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讲读小说,可以重新塑造我们的情感体验,让你自己在为人处世上更进一步。
03
看不懂名家经典小说?
3招提升阅读理解力
学到大师的创作精髓
1、 招,文本精读。
文本精读不是逐字读完,而是从人物的行动、心理等等文字,去看到人物形象和更深的内涵。比如《水浒传》中的《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林冲救妻子前后的情绪和行动变化,可以看出林冲整个人物形象,看出他在《水浒传》当中的形象贯穿始终。这才是文本精读,仔细琢磨字词背后的含义。
左右滑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ia.com/nrzz/10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