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4月12日“芮成钢将开审”的消息爆出以来,“芮成钢”又成了人们口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霎时间,20个月之前的那些对芮成钢的辛辣讽刺、对人们的谆谆劝诫,换了个马甲,又瞬间占据了人们的手机屏幕。跟读者再续“前缘”。
由道德导师们早就总结好的那些“芮成钢的教训”,再次从指尖直击人们的小心脏。
一个芮成钢倒下去,千万个道德导师成功站起来了。
站起来的道德导师们,比芮成钢要高明得多,在他们眼中——芮成钢太攀附权贵了、太能装了、太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太没有自知之明了,当然,作为一位年轻人,也是太“着急”了。
那些道德导师纷纷把芮成钢比喻为《红与黑》中的于连,尽管他们未必都亲自读过《红与黑》。
那些道德导师一边在对芮成钢进行辛辣高明的讽刺,一边还表示出对芮成钢的一丝惋惜和怜悯。
当然,那些道德导师更多的还是“劝诫”别人不要重蹈芮成钢的覆辙。
那些道德导师语重心长、心态平和得就像在山间小亭下,刚抿了一口绿茶,微闭着眼睛,看透了 冷暖、一切都入不了他的法眼,只有茶杯飘出的淡淡的茶香可以表明他们的高洁……
那些道德导师于是瞬间就收获了一大批道德信徒。
那些道德信徒看到“芮成钢”三个字,看到道德导师们由此而生发出的对人生的感慨,就不由自主地、带着某种虔敬和醒悟的心态,点进去,用手指翻动着手机的屏幕,细细品读道德导师们因芮成钢的倒掉而给大家带来的人生指点,并进而联想到自己,深深觉得这些道德导师们所言不虚,芮成钢的经验教训值得汲取。
然而,这样想的人们,甚至连犯“芮成钢的错误”的机会都没有——他们更加擅长的是这样想像:假如自己也取得了芮成钢那样的成就,一定要避免芮成钢那样的错误。
于是,芮成钢就成了一个带有“两面”的符号:一面让人羡慕,一面让人恐惧。
人们把道德导师们的“谆谆劝诫”当作护身符,就可以尽情地想象芮成钢让人羡慕的那个部分了。
在这种劝诫与被劝诫、诱惑与想象中,成就了道德导师,满足了人们的臆想,进而完成了一次舆论的狂欢。
——当然,随着芮成钢开审的信息爆出,这一狂欢只是开了个头而已。将来新的信息公布出来,会赋予这一狂欢以新的节目和素材,从而成就更多的人,尤其是道德导师们。
而且,即使那些道德导师们,在拿芮成钢劝诫信徒们时,恐怕也跟信徒们一样,想象着芮成钢成功的那一面。
然而,既然自己做不了芮成钢,就做个比芮成钢“更高明”的人吧。
(王京涛鸿铭书院)
长按下面哪里医院看白癜风好白癜风康复标准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ia.com/nryl/3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