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子

世人只知杨家将那是你不知道北宋这支更生猛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www.xftobacco.com/index.html

说到北宋年间的杨家将,那可谓是家喻户晓,杨家将“一口金刀八杆枪”,令辽兵闻风丧胆,像四郎探母、金沙滩“双龙会”、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等故事早已脍炙人口,除却杨家儿郎,就是杨家女将也是巾帼不让须眉。

虽然关于杨家将的故事有部分是经过后世加工演绎,有些夸大和神话的成分在内,但是,不可否认杨家满门忠烈对宋朝居功至伟的贡献。

其实,在北宋时期,还有一支虎狼之师,他们的成就更在杨家将之上,翻看《宋史》,你就会发现,他们比杨家将的名气更大,比杨家将的作用也更大,只不过杨家将被后世人渲染得出了彩从而走上了历史舞台,而这支虎狼之师却走进了线装书,湮没在了文字中。

提起水浒,肯定没有人不知道的,水浒好多好汉都曾提到过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比如进、鲁智深、杨志等人,就都在这经略相公手下任过职,金钱豹子汤隆更是以在老种经略相公手下打造过军器为荣。

这里的老种经略相公就是这支虎狼之师创始人的第五个儿子,名叫种谔,而小种经略相公,则是其孙子,名叫种师道,种谔和种师道曾经都在西北边境出任经略安抚使,“相公”是对地方官员的称呼,因此人们将两人称为“经略相公”。

那么说了半天,这支比杨家将更强悍的北宋虎狼之师到底是哪只呢?他的创始人是谁?他们又做了哪些功绩呢?这支就是北宋战功累累的种家军,他的创始人是北宋将领种世衡。

算起来,种世衡的老爷子种隐君才是种家真正的第一代,老爷子起初是个文官,后来转的武职,种世衡算是种家代人,不过,他在关西可是能和狄青并称的名将,而种家军也是他一手创建的。

时光回溯到北宋初年,当时西北边疆频频受到西夏国元昊的掠抢,西夏与与宋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导致百姓万分恐慌,这时,北宋朝应种世衡的要求,在故宽州旧地延州—今陕西延安东北两百里处建起新城。

而种世衡挑选了精壮青年数千人,训练他们射骑本领,在种世衡的率领下,很短的时间内,就在西北边疆建起了一座抗击西夏的新屏障,夏人闻风不敢进犯,使得全县百姓安居乐业。

于是,为了表彰种世衡的功绩,朝廷命名这座新城叫“青涧城”,任命他为“知城事”,并授他“内殿承制”,从此,种世衡开始了自己的戍边生涯。

因为种世衡体察民情,关心百姓,在当地威望极高,后被调任环庆、麟延一带负责边防,更是屡建奇功,后来被提升为东染院使兼环庆路兵马钤辖。

种世衡一生共有八个儿子,种古、种诊、种谘、种咏、种谔、种所、种记、种谊,皆在军中服役,而种家军从第三代才算是真正在西军中立威,其中种古、种谔、种谊三人更是被人尊称西军“三种”。

老八种谊曾经率领种家军一部打了极为漂亮的一场胜仗,自兰州渡河处抗击西夏圌军,一举斩敌首六百,干脆利落的得胜回朝,据史书记载,种谊倜傥有气节,喜读兵书,治军有方,一旦遇到敌军,只要他的命令一下,将士便冒死前进,每战必胜,因此,种谊部在甘肃、陕北一带名气很大,战功,为人所称颂。

种世衡的第五个儿子种谔更是了不得,他就是一上来说的那位“老经略相公”,公元一零六七年秋,刚刚进入仕途的种谔,仅用一只金盆作诱饵,便诱迫西夏部落首领嵬名山,带领一万多名军民归顺大宋,从而收复了陕北重镇绥州。

到了公元一零八一年秋,这时种谔已为宋军大将,此时宋朝集中五路兵马进攻西夏,农历九月廿九日,他率兵出绥州进攻米脂,然而初战并不顺利,三日未能攻下,而就在这个时刻,西夏圌军竟然又调动了八万兵马前来驰援。

战场上的变化果然是瞬息万变,顷刻间情况变得十分危急起来,然而,种谔并没有慌乱,他在米脂城外无定河边埋下伏兵,等到敌人赶来,四下里伏兵尽出,很快便把西夏圌军截为两段,使之首尾不能相顾,八万西夏圌军大败,米脂守将令介讹遇被俘。

而这场战役的胜利,就是北宋有名的“米脂大捷”,极大地鼓舞了北宋军民的斗志,经此一战,朝野上下为之震动,从此种谔的威名也迅速传遍了全国,因为他的非凡表现,被朝廷委派留守延州,延州百姓都说:只要有“老种经略相公”在,我等无忧也。

可惜的是,公元一零八三年,种谔病死在军中,时年五十六岁,听到这个消息,西夏人又开始蠢圌蠢圌欲圌动,欲犯边境,不过,此时号称“小三种”的种谔儿侄辈的种师道、种师中、种朴等人已经成长起来,继续率领着种家军在战场上浴血奋战。

可以这么说,在北宋统圌治的一百六十八年里,种家军英雄辈出,种世衡、种古、种谔、种诊、种谊、种朴、种师道、种师中等人皆为将才,种家子弟五代从军,数十人血染沙场,世人皆说杨家将满门忠烈,七狼八虎出幽州,哪里知道种家军更勇猛,一家数代保大宋。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ia.com/nrzz/17334.html


冀ICP备19029570号-13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