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陆离
监制丨阑夕
如果要说最近一个月有哪个行业站在舆论风口浪尖的最顶端,视频行业必然是不二之选。
整个视频行业正步入发展新阶段的十字路口,短视频争议、中视频崛起、长视频求变……这些都只是行业大变革的不同切面。
新的变化对应新的机遇,也意味着新的挑战。
6月8日,腾讯在线视频(以下简称OVB)以“聚势而上,不负时光”为主题举办腾讯在线视频创作者生态大会,这也是OVB成立以来的首次亮相。
复盘这场大会,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窥在线视频行业趋势变化,也能了解到OVB正如何为行业的未来发展开山探路。
1
行业变化三大趋势:长短融合、规范化与审美提升海德格尔说过,人所喜爱的事物,就是其内心力量的确证。在第9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发布的《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9.44亿,网民使用率为95.4%。视频逐渐超越图文和音频,成为满足网民群体精神消费主阵地有其必然性,既取决于视频作为内容的升维载体,可以提供更优异的用户体验,也在于从移动互联网全面普及到5G加速落地,客观上为视频内容消费的不断涨潮铺垫好了基石。万变不离其宗,视频消费并没有脱离内容行业的本质,质量为王仍然是永恒的主题,纵观整个行业发展态势,已经有三大趋势变化浮出水面——长短融合、规范化与审美提升。首先来看长短融合,在多屏互动的大背景下,短视频拓展了长视频的切入场景,用户了解深度信息、消费精品内容的需求,也不在局限于长、短视频之间界限,更多在于通过更便捷的方式去获取到想要的信息。如果说分析太过抽象,那么不妨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当用户在短视频平台看到一些经典影视剧的精彩花絮之后,不少人都会产生去看一遍完整原片的冲动,这就是长短视频从渠道上相融合的基础。站在长视频角度,作为在线视频领域诞生最早的一个细分市场,用户群体对长视频内容的需求趋于精品化,同时受短视频对用户观看习惯的影响,快节奏也越来越多的成为视频消费的主旋律。同样在《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中显示,28.2%的网络视频用户不按原速观看视频节目,00后群体更有近40%选择倍速观看。现如今长视频已经在积极向短视频靠拢,比如授权短视频二次创作。而短视频可以通过拍外传、做报道等形式与长视频联动。其次是规范化,这集中体现在短视频二次创作中存在的版权侵权问题。这是因为关于“二次创作”的法律界定和与之相关的版权保护问题,一直都处在一个较为模糊且有所争议的区间以内。法规监管天然具有滞后性,短视频的二次创作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碎片化、短平快的娱乐需求,有些时候也能助推原创作品的宣发传播。另一方面,在许多情况下,未经授权的二次创作会对原创造成 。比如把2个小时的故事浓缩到1分钟以内,这不仅极大地破坏了影像原有的艺术性,消解了原创者的精彩构思,不利于高质量内容消费的健康发展,也侵犯了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其实,任何一个内容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都面临版权规范化的问题,无论网文、动漫还是音乐、电影都是如此。因为唯有版权规范化,才能禁绝盗版,让原创者收获与付出相对等的回报,激发创作创新积极性,从源头处为内容行业注入更多活水。这对于当下与未来的视频行业尤其是短视频行业是一个必然要面对的趋势课题。 是审美提升,用户对于内容的需求都是从最开始的新鲜感,逐渐演变到对内容质量的要求。这其中,受限于时长,只能主打颜值搞笑主题的短视频早已引发了用户们的审美疲劳,创作环境远离受众的长视频则一度频发注水、节奏慢等问题,在内容质量方面同样被用户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新生代崛起的中视频也是用户审美提升这一趋势的一个切面,因为时长更长,信息密度更大,能带来更多价值增量,满足用户对知识科普类内容的需求,又不会显得内容太过冗长,保持着短视频消费的低时间门槛。而对于整个在线视频领域而言,更重要的一点在于IP,IP是已经得到过市场验证的好内容,通过IP运营实现内容质量的提升,正是满足用户审美提升需求的一条上佳路径。
2
科技+艺术双驱动OVB给创作者提供的想象空间回到本次腾讯在线视频创作者生态大会上,OVB在大会上发布了自己的愿景:“以科技和艺术驱动的视频娱乐引领者”。这其实集中反映出对上述三大行业趋势做出的布局。在长短融合方面,腾讯视频与腾讯微视的合并真正意义上实现了长短融合,不仅实现在产品层面的打通,还有内容层面,长带短实现短视频内容的主流化、IP化打造,短带长则实现内容打通和宣发;在规范化方面,OVB在长视频上多年积累的经验,可以一定程度上复用到短视频版权正规化的进程中;在审美提升方面,腾讯视频上丰富的IP内容与外围强大的内容开发能力,能够有效助推腾讯微视实现内容优化提升。其中最为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ia.com/nryl/9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