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弼马温是个小官儿后,猴哥反下了天宫,并且要做齐天大圣。玉帝岂能愿意,遂让托塔李天王统率天兵天将,下界剿灭猴哥。不过,尽管七十二洞妖魔都被抓住了,但是猴哥却丝毫不惧,到最后他用一把毫毛,变出来无数个他,都用金箍棒,打败了哪吒和几个天王。
用毫毛变成无数个自己,本领还一样,这算是孙悟空的“身外化身”之技能。
除了“身外化身”,孙悟空还有一个手段,也很厉害,那就是“法天象地”。
二郎神大战孙悟空时,就曾用“法天象地”,但是孙悟空丝毫不惧,他也用了“法天象地”技能,变得和二郎神一般身高万丈。后来因为花果山猴子被梅山六兄弟捉了不少猴子,孙悟空才收了法象。
可以说,“身外化身”和“法天象地”是孙悟空的两个大技能,只要用这两个技能,即便不能立刻取胜,至少也不会被打败。
既然这两个技能如此厉害,西天取经路上,孙悟空面对妖魔鬼怪时,为何不使用呢?
网上有些读者问过这个问题,也有人回答过,甚至有人说法天象地被禁止使用等。我在原著中没看到这样的说法,个人认为,这个问题需要从以下三方面来回答。
首先,孙悟空多次用过这两个技能
比如法天象地这个技能,孙悟空在取经路上就用过,是用来对付牛魔王的。当时牛魔王被孙悟空交手,两人最后赌变化,牛魔王不敌,他打急眼了,现了真身。牛魔王真身是大白牛,连头至尾有千余丈长,自蹄至背有八百丈高。
牛魔王认为,自己现了真身,孙悟空就奈何不了他。但是,他想不到的是,孙悟空会“法天象地”,变得比他还高大。
行者也就现了原身,抽出金箍棒来,把腰一躬喝声叫:“长!”,长得身高万丈,头如泰山眼如日,月口似血池牙似门,扇手执一条铁棒着头就打。
到最后,牛魔败退,孙悟空才收了法象。
还有“身外化身”,孙悟空不但用过,而且用过好几次。
他使个大分身普会神法,将左臂上毫毛都拔下来,吹口仙气叫“变!”都变做小行者……即变做千百口剃头刀儿,他拿一把吩咐小行者各拿一把,都去皇宫内院、五府六部、各衙门里剃头。
灭法国时候,孙悟空为了给大小官员剃头,就用了身外化身。
对付南山大王豹子精的时候,孙悟空也用毫毛变了很多个自己,然后把洞里一千多小妖都打死了。对付白泽、狻猊、抟象、伏狸并金毛狮怪时,孙悟空也用毫毛变出了百十个小行者等。
总之,身外化身的技能,孙悟空多次用过,只是未必都用来对付大妖怪。
其次,孙悟空没必要用这两个技能
当然,更多的时候,孙悟空都没用这两个大技能。这是因为,孙悟空没必要用,很多时候,他不需要用法天象地和身外化身来对付妖魔,或者解决问题。
很多读者可能受影视剧影响,觉得西天路上的妖怪,很多都能打过孙悟空,所以孙悟空常常要搬救兵。实际上,这种认识是错的。
取经路上一共40多个妖怪,大半都是靠孙悟空(或者和八戒、沙僧一起)解决的。
而在另外一小半的妖怪中,有一些妖怪也不是孙悟空对手,而是他们的主子来接走或者孙悟空找到他们主子来解决(这只是悟空走捷径,不是因为打不过妖精)。比如玉兔精(被太阴星君救了);老鼠精(孙悟空找到李靖和哪吒收回);鲤鱼精(观音菩萨匆忙带走)等。
事实上,这些妖怪中,没几个是孙悟空的对手,若不考虑用法宝,则几乎没有孙悟空的对手。
最后,从作者角度分析一下
其实,从作者角度来看,他创作这部书的时候,不能光想着尽快打死妖精,还要考虑减少重复和同质化内容。
如果每次见到妖怪,都让孙悟空用法天象地的技能踩死妖怪,或者用身外化身的本领,围攻打死妖怪,这样小说就不好看了。
西天路上的妖怪中,两次出现过文殊菩萨的青狮子,大家都觉得重复了,若一直让猴哥用这两个技能,岂不是很无聊?那样,西游记恐怕也成不了名著。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ia.com/nryl/15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