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天龙八部》的朋友应该还记得,作品里面讲到一个很强悍的国家叫做西夏,这个西夏国就是由党项族人建立起来的,党项族跟蒙古族一样,也是一个典型的游牧民族,即马背上的民族。
党项族人善于骑射,民风相当彪悍,打仗的时候全民皆兵,战斗力极强,曾多次打败北宋和辽国的多次入侵,后来也曾与金国和蒙古国交过兵。
西夏前期和辽国、北宋三足鼎立,后期则与南宋、金国、蒙古帝国并存了一段时间。西夏历经了十个皇帝的传承,从年建国到年亡国,一共历时年。
虽然西夏只是偏安北边的一个小国,但辉煌之时也有多万的人口,为什么后来建立这个国家的党项族人,却全部不见了呢?
这就源于一个皇帝临终前的一个遗言,而说遗言的这个人,正是成吉思汗——铁木真。
成吉思汗一生征战无数,他发动的最后一次战争便是对西夏的征讨,在成吉思汗的征战计划里,他是想先灭西夏,接着再灭金国,最后才灭南宋的。
年秋天,成吉思汗不顾身体有病便亲自率领大军出征西夏。有一天,成吉思汗在打猎的时候,他所骑的枣红马突然受到一群野马的惊扰,将他从马背上摔了下来,成吉思汗被摔得很重,他的儿子及部属们都建议他先班师回朝,说等他养好身体之后再来征讨也不迟。
但成吉思汗却说:“如果我们就这样回去了,西夏人肯定会认为我们是胆怯了的,我们先派使者过去看看他们有什么话要说,再定夺吧!”
按照成吉思汗的命令,蒙古使者责备西夏国王不仅背弃盟约、联金抗蒙,而且还恶言挖苦诋毁大汗,如今蒙古大军要来找他们算账云云。
(在这里我要补充一下:之前成吉思汗已经四次将西夏打败,西夏也对蒙国俯首称臣了。可是后来,西夏皇帝夏献宗认清了形势,深知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他知道自己的国家迟早也会被蒙古消灭的,于是他便趁着成吉思汗西征的时候,联合了漠北的各个部落,还有金国一起来对付蒙古军。这件事,也间接导致了蒙古名将木华黎含恨而死,成吉思汗知道后大怒,便不顾有病在身,不顾65岁高龄坚持要御驾亲征,誓言要消灭西夏国不可。)
夏献宗听完蒙古使者的说话便慌忙回答道:“使者大人,我对天发誓,我没有说过任何挖苦大汗的话啊!”
本来这事就差不多这样过了,可这时西夏的一个掌权的大臣阿沙敢走了过来,他挑衅地对使者说道:“是我说了那些挖苦的话,你们又能怎么样?若想与我厮杀,就到贺兰山来战;要想得到金银缎匹,就到我们西凉来取。”说完,便连轰带赶地把使者打发了出去。
成吉思汗听完使者的汇报后非常生气,觉得人生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他忍痛站起来大声说道:“西夏人真是吃了豹子胆,竟然敢这样说话,我们现在还能回去吗?哪怕是死,我也要攻打他!”
于是,成吉思汗扶病率大军进发,直攻西而去。蒙古的铁骑势如破竹,将驻扎在阿拉善的阿沙敢打得大败,并将其俘获后行之酷刑处死。
蒙古大军继续进发,很快便攻陷了西夏的重镇西凉府,继而又陆续攻陷了沙州、肃州、甘州和凉州,河西走廊全线沦陷,夏献宗非常害怕,竟忧郁而死,最后由其侄子南平王李睍继位,即夏末帝
11月,蒙古大军已夺取了灵州,开始围攻西夏首都中兴府。被蒙古军围了半年,中兴府已经粮尽援绝,夏末帝没办法,只好派出使者来蒙乞降,而这个时候,成吉思汗的病情也加重了。
眼见自己一病不起,将不久于人世,成吉思汗愤恨不已,这都是不忠义的西夏人所造成的,他决心要将这些反复无常、出尔反尔的西夏人消灭干净,于是便叫来儿子、亲信交带后事。
成吉思汗的遗言是:自己死后,秘不发丧,要隐瞒自己的死讯,让西夏人不再有改变投降的主意;西夏人生性狡诈,喜欢用诈降,皇帝带文武百官出城投降后,立刻派兵进城将里面的人杀光,以永绝后患。
年8月18日,成吉思汗病死六盘山,终年66岁,他儿子窝阔台、拖雷及一众亲信严格执行了他生前的遗嘱,秘不发丧。以至夏末帝来到大汗帐篷外面行礼时,还以为成吉思汗只是生了病,不方便见他而已。
三天后,夏末帝被杀,蒙古大军随即进入中兴府,展开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一时间城内哭声震天、血流成河,其景象真是惨不忍睹;这还不够,蒙军又搬来柴火将皇宫、陵园等建筑物付之一炬,里面的典籍、文书、文物、古迹等毁坏殆尽,大火足足烧了三天三夜,整个城市被夷为了平地。
不得不说,蒙军对西夏的毁坏是彻底而干净的,不仅将人杀了,还将文明也毁坏了。在中国的二十四史里,辽有《辽史》,宋有《宋史》,元有《元史》,唯独没有西夏史,这为后人留下了一个难解的千古之谜。
西夏灭亡后,党项族也消失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党项族这个说法,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
参考资料:《元史·卷一百二十列传第七》、《消逝的党项族帝国:西夏王朝的起源、败亡与延续》。
—THEEND—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喜欢的朋友↓赞一下,为小编创作添动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ia.com/nryl/14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