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我的科研时代#科普征文互动。
每年冬天,重温韩剧《请回答》成为我们家里重要的仪式感。
今年,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和我们一起看。
第8集真的太催泪了,医院做一个不到一个小时的“小手术”。
豹子女士在生病的儿子面前故作坚强,却一个人的时候独自抹泪。
一向幽默的正峰爸爸也会看着即将手术的儿子红了眼眶。
大家都安慰正峰,这是一个很小的手术,失败的概率不足3%。
但是不论多小的手术,对父母来讲,都是一种煎熬。
手术的前一晚,正峰也失眠了。
看到这,女儿问我,正峰哥哥到底要做一个什么样的手术?
我不是医生,但面对孩子类似的问题,一般不会直接回答“我也不知道”。信息时代,人人都是“科普者”。
一个小时后,我从“无线能量传输”这个角度,给她讲我理解的这场手术。
01什么是无线能量传输
无线能量传输又称无接触能量传输(ContactlessPowerTransfer,CPT)技术,就是以非接触的无线方式实现电源与用电设备之间的能量传输。
02为什么要研究无线能量传输
无线能量传输应用到了手机、电视和汽车的无线充电,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方便。
但是无线能量传输还是存在着一些弊端没有解决,比如充电速度慢、效率低等。
无线能量传输作为一种高端技术,应用到一些特殊领域有它独特的优势,主要有两大重要应用前景:
一是如何利用无线能量传输给植入体内的医疗设备长期供电。
二是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在空间技术中的应用。
03如果当时有无线能量传输技术,正峰可能会少一些痛苦
医学上,可植入和可摄取的医疗设备,比如内窥镜、胃起搏器、给药器、心脏起搏器等,能在人体内运行,为疾病的诊断、监测、治疗带来了新方法。
然而,可植入和可摄取的医疗设备往往都需要在人体内长时间驻留和运作,因此持续、安全、稳定的能量供应对于它们来说显得非常重要。
拿心脏起搏器来说,它采用的是传统电池,所以其电量总有耗尽的时候,一般大约5到10年就需要更换一次电池。
正峰做的应该是心脏起搏器换电池手术。
手术间隔时间和豹子女士说的也符合,5-10做一次手术,家里的积蓄大部分都用来给正峰做手术了。
剧中提到,狗焕一家没中彩票的时候,正峰就生病了。
豹子女士为了给正峰治病,去给别人刷墙、送报纸、饭店打工,吃了不少苦,可怜天下父母心。
但是,更换体内的电池并不容易,需要再进行一次手术,对于患者来说这又将是一次的痛苦体验,甚至会增加感染的风险。此外,电池也可能会含有有*物质,万一发生泄漏,会影响患者身体健康。
剧中医生也说,世界上哪有简单的手术啊。
讲到这,我们才知道,豹子女士和正峰爸爸有多煎熬。
既然用电池为体内医疗设备供电有这么多缺点,那么有彻底摆脱电池的供电方案吗?
答案:有。
利用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可以安全地把电磁波穿过人体组织,为植入式医疗设备供电。科学家提出了“体内联网”(IVN)系统,即人体深处的植入式设备供电并与之通信的新系统。
未来,还将更加仔细地分析人体或动物的尺寸、天线的深度、方向和传输等因素,让能量传输变得更加高效。
最后,手术成功,一家人相拥而泣。《请回答》中,我最喜欢狗焕一家,没钱的日子,一家人互相温暖,不曾放弃任何一个人,有了钱之后,默默帮助邻居,自己也更加地热爱生活。
讲到这,我和女儿都还有点意犹未尽,有了这么多“关键词”,更多的知识细节,让女儿自己去搜索吧。
冷知识:这幅“网红图”就是《请回答》里的正峰哥哥呦。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ia.com/nryl/14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