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26/5491264.html编者按:
为推动中华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级开设《文创衍生品设计》课程,课程以“山东手造”为题在设计创新、产学研合作、大学生双创等方面做了众多的探索和实践,开启了一条“‘两创’赋能,’双造’育人”的产教融合新模式。
任课老师张培源副教授在课程中安排了从调研采访到创新设计实践等多项教学内容。作为课题之一,学生们采访了博物馆馆长、文创公司负责人、设计师、非遗传承人等国内十余位专家。深入了解了文创的发展趋势、市场价值、策划策略、销售现状、设计分类、工艺材料等各方面的前沿信息。
本期专访人物
莫*华
-------------------------------
莫*华
教授、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
同济大学哲学博士生
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访问学者
吴文化创意与设计研究所所长
苏州平面设计师协会第八届理事会主席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省艺术基金2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及作品15篇/件,包括在《美术与设计》《艺术设计研究》《装饰》等学校认定的艺术学 C刊发表4篇论文。设计作品在省部级以上展览中入选、获奖近项,其中 三等奖5项,省级奖30余项。
#问答
您认为渔文化的核心是什么?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哪些独特寓意?
霍尔戈·马蒂斯
关于这个问题大致有两个方向,一个是"鱼"一个是"渔","鱼"是自然物,是在水里自由自在的生命体,而"渔"是人类加入了技术工具,成为一个技术性的文化现象。这里引用海德格尔对存在和此在的关系剖析——"存在先于此在",自然界的鱼早于人类文明的渔。对于渔文化我的切入点是"渔文化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鱼有鱼鳞,豹子有金毛,鸟类有羽毛可以防御、遮光,但人类作为一个赤条条的生命体来到这个世界,要靠发明工具来维持自己的生命,要打孔、钻木取火、用树叶、兽皮缝制衣服,打鱼没有工具,就必须制造工具,这就渔文化的形成。这种形成是什么?是因为鱼的存在才会有渔文化,渔文化的形成比鱼的存在要晚得多。所以人类在自然界面前应该是一个非常谦卑的姿态。借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他是一个小的人,是小写a,不是顶天立地的A,它是在天地之间潜行的小的存在者"。所以说渔文化你如果不了解这一点,那么谈渔文化都非常的表皮的,我画中的鱼,鱼很大,人很小,鱼都在嘲笑人类以一种嗤之以鼻的态度。
鱼有一种说法,它是地壳运动海陆变迁以后,海洋里有些鱼上了岸,逐渐进化成猴子成为有尾巴的人类,最终成为现代人类。人处于一个未完成的状态,最终的人类可能像马斯克研究的脑袋打一个洞植入芯片那一刻开始,用尼采的话来说彻底的虚无,未来上传你的数据,从贝塔上传到云端实现一种数字化的引申,那可能是未来人类的一种归宿,所以我们说的渔文化一定要认识到自然的关系。
而锦鲤是一种仪式感,更多是从仪式层面上来理解,它给你带来好的运气祥瑞的寓意。在意大利维柯的《新科学》里面讲了很重要的一个观点——"东方的思维叫诗性"。诗性逻辑实际上是一种关联性思维。何为关联性?"以己度物"。锦鲤与人类有何关系?锦鲤不是为人类活着的,但是人类需要它们,它们漂亮富贵能给我们带来好运,这就是一种以己度物的思想。引用列维-斯特劳斯的话,"人类总是有命名的冲动"。他调查了很多原始部落,发现一个原始部落的人可以认识种植物,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要靠这些植物生存,所以将植物全部命了名,命名的意义是为了区分。锦鲤原本就是一条鱼,人类为它赋予了名字。最早甲骨文里的鱼字就是画了一条鱼,然后慢慢演变成我们现在认识的简化字,这都是人在看这个世界以己度物的结果,这也是一种关联性的思维,是东方的诗性逻辑,所以锦鲤文化从这个角度来谈的话会有不一样的视角。
?
▲合唱
▲G3
▲海报-欢游太湖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渔文化自数千年前的远古时期一直贯穿至今,请问您能够提几个中华文化发展历程中具有标志性的文物?
冈特·兰堡
我建议你去查一本书《中华文化史》,这本书详细的将中国的历史梳理了一遍,内容并不是按照夏商周等时间来分的,而是按照文化类型分类。从商代开始有了青铜器,青铜器比较有代表性,青铜器上面有丰富的鱼纹。在上海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中的青铜器,宴乐图,就有鱼纹,这些东西都是需要收集整理的。可以将重点放在汉画像石、汉画像砖上面的鱼纹的研究。上海博物馆的一件青铜上面有鱼猎图,北京故宫博物院里面也有鱼猎图,这就可以证明,青铜比汉化像石出现时期更早。西周时期的鱼形玉器、玉器上雕刻的鱼纹都是非常典型的。金银器里面, 代表性的是辽金的一些鱼纹。瓷器方面,例如磁州窑、长沙窑、景德镇等都有非常丰富的鱼纹瓷器。-------------------------------
根据您的研究,您认为南北方渔文化的差异之处有哪些?
刚刚你们问到了时间,现在问到的是空间,这样一个十字坐标就建立起来了,有广度、有深度,这个意识很好。从南北上面,最北边的鱼是东北的鱼化石,它是自然留下来的鱼化石,不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东北和新疆有辽金文化,具有当时的民族特性,辽金时期玻璃、琉璃等鱼器,普遍造型很小但体态非常生猛。北方内蒙时期,元朝蒙古时期的雕刻着八思巴文铜器,反面雕刻了福纹,是民族文化和汉文化的一种结合,非常有价值。南方的玉雕鱼器,玉雕更细比较精美,鱼器造型比较秀美、鱼形体态较肥硕。我们再看一下西方的鱼器,西方的的鱼普遍是棱形瘦长的,希腊的青铜钱币、海豚币,欧洲的螺钿鱼是一种旧时欧洲*博用的筹码。
▲《勾吴》
▲《绘意》
▲《绘意》
▲《王绪斌》
-------------------------------
在设计鱼纹样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先去大量的收集情报,哪些人是做鱼相关设计的,他们是怎么来做的。我们在旧石器时代年前的半坡彩陶纹里面看到的鱼纹样是非常抽象的、非常现代的。闻一多先生写了一篇文章叫《说鱼》,李泽厚先生引用了他这段话,在《美的历程》里面,开篇就是从半坡彩陶文里面的鱼纹开始讲的。这些学者对我们人类的原始的状态,是一种隐隐约约的感受。这就是列维-斯特劳斯在《野性的思维》里面讲的,为什么原始部落都有自己的图腾?比方说用熊、蛇、鹰,并不是因为喜欢这种动物,而是因为这些东西能解决温饱而具有价值性。所以我想你们的切入点要拔高一点,从半坡彩陶纹的鱼纹开始研究,做东西方文化的比较,比如欧洲最古老的湿壁画上面的鱼纹,再比如汉画像石里面的鲤鱼纹。我们人类能存活是依靠于这个自然世界,所以研究鱼的纹样时一定要找到源头。
-------------------------------
视频采访莫*华教授
*
本文文字版权归莫*华、爱生活爱设计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ia.com/nryl/11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