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20/content_20138669.htm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出行半径更长的电动自行车逐步超越自行车,成为新一代“国民出行工具”。目前全社会保有量超过3亿,差不多每四个人就有一辆。去年电动自行车市场更是迎来爆发式增长,总销量达到万辆,同比增长23%。
“马太效应”愈发显著,多家企业皆提前实现销售目标。行业龙头雅迪,提前一个月完成年销量万辆的里程碑。前三季度,爱玛就完成年销售目标万辆。作为老三的台铃,自然不甘落后。创始人兼总裁姚立宣布,在年前11个月实现了万辆销量目标。对比年实现的逾万辆的销量,同比增幅高达67%,连续两年保持高位增长。
公开资料显示:台铃创立于04年。在此之前,包括广东省在内的全国各地,相继出台了“禁摩”措施。当时姚立在深圳给钱江摩托车公司做销售,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从业多年的他觉得需要另寻出路,于是花了3个月时间,成功说服几位好友一起出来创业,选择做电动自行车。
他们在深圳上星村找了间平米的房子,安装了一条30米长的流水线。包括姚立在内,全厂只有30人。没想到产品一亮相,就接到很多订单。原因是各地都在禁摩,经销商急于寻找替代产品。
随着规模越做越大,姚立开始思索下一步怎么走。当时电动自行车行业刚刚起步,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相应的供应链要么缺货,要么就是粗制滥造。他决心要改变这一现状,于是在企业成立的第二年,就在内部提出了“科技成就梦想”口号。
具体怎么做?首先是吸收摩托车的经验,把工厂建成一个高端电动自行车生产基地。其次是设立一个“高性能电动车”的研究项目,利用深圳当地的人才和资源,逐渐形成一系列生产和改进技术,并将之运用于台铃和配套的供应链企业。
05年底,姚立提出了“台铃北上”的口号,带领企业走出广东。起初是在浙江黄岩设立了第一家分公司,但由于当地的物流条件不理想,干了一年就放弃了。他重新进行通盘考虑,最终将生产基地落子江苏无锡、天津,前者是全国最大的电动车生产及配套基地,后者则是最大自行车生产及配套基地。
经过17年的精心耕耘,如今台铃拥有深圳、无锡、东莞、天津、徐州、成都、惠州、重庆、贵港九大核心研发生产基地,年产能逾万辆。产品不仅产销国内,还远销欧美等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与此同时,积累了超过项专利技术,以及德国工业设计红点奖、PCT国际级专利等品牌荣誉。其云动力技术,有效攻克业内长里程和强动力无法同时存在的技术壁垒。去年10月份,应用该项专利的“豹子超能版”车型,在只充一次电的情况下,跑出了.8公里的最远续航里程,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
近年来,台铃在营销方面的投入,为品牌增色不少。邀请明星艺人邓超担任代言人,吸引众多粉丝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ia.com/nrsd/17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