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惭愧,豹子哥是家里的幺儿,从小娇生惯养,从没干过家务,以至于上了大学,才第一次自己洗衣服,更别说做饭这么高难度的事了。
第一次上灶台,是当年姐姐怀孕生孩子的时候,我这个二十多岁的弟弟的想表示一下,便自告奋勇给姐姐熬了一锅小米粥,结果,糊了(脸红啊)。
娇生惯养是爹妈和哥哥姐姐对自己的厚爱,心中自然非常感激,但恶果也非常明显,我用了几十年才从这种恶果中走出来。
这些恶果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自私:认识到自己自私,用了很长时间,改掉自私的毛病,用了更长的时间;
二、懒惰:除了学习和工作勤勤恳恳之外,在家庭生活中非常懒惰,多亏了太太对我的包容和耐心,等着我慢慢长大,有了两个孩子之后,懒惰的毛病才逐渐改掉。
三、没有同理心:因为没干过家务,总觉得做家务很简单,不理解太太的辛苦,所以有一阵子经常因为家务活跟太太吵架,差点影响了夫妻感情。
四、动手能力差:太太总说我是:劳心者治人,动动嘴皮子,管管别人可以,自己动手做,就差了十万八千里。
五、缺乏家庭责任感:这点尤为重要,不爱干家务的男人,不是好男人呀。
痛定思痛,有了儿子之后,跟太太很快达成共识:一定要让儿子从小做家务,不要让他再走我的老路。
于是,儿子三岁的时候开始洗自己的小袜子和小内裤。儿子很喜欢干这活,因为他觉得是在玩水,每次把袜子和内裤洗完,都会搞得全身湿漉漉、地上一滩水。然后,妈妈把他全身的衣服和洗过的袜子内裤再洗一遍。
儿子四岁的时候,经过无数次耐心的教导,学会了收拾自己的玩具。并形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
5岁的时候,儿子开始负责扫地。起初,儿子拿着小笤帚,扫来扫去,效果跟没扫一样,但坚持下来,不仅越扫越干净,而且的懂得了“每个人都要为家庭做贡献”的道理。
6岁,儿子上小学了,开始主动承包晚饭后的刷碗。看到儿子站在水池边的小板凳上认真刷碗的样子,爸爸妈妈都会大加赞赏,儿子也会露出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美滋滋的笑容。
7岁,儿子学会了烤早餐的面包片,学会了用电饭煲煮米饭。妈妈告诉他,一个量杯的大米,刚好够一家人吃一顿,加三杯水是煮饭,加五杯水是熬粥。每次吃饭的时候,爸爸妈妈都会夸儿子煮的米饭真香,儿子也大口大口地吃着,享受着他的劳动成果。
前不久,儿子8岁了。在暑假里,小家伙学会了使用微波炉、榨汁机和洗衣机,还学会了包饺子和拖地板。
可以说,8岁儿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比他爹18岁的时候都强。现在我们家里的家务活,除了煎炒烹炸(暂时还不敢让儿子动灶台上的明火)和晾晒衣服之外,儿子都已经得心应手了。
难能可贵的是,经过几年一点点持续的训练,儿子对做家务没有半点反感,在他的意识里,干家务活就是给家庭做贡献,是每个人的本分和责任。
最近,妈妈颈椎不太舒服,提不了重物,暖心的儿子便自告奋勇地提出跟妈妈去买菜,帮妈妈把菜品提回来。于是,邻居们经常看到这样一幕:儿子肩挎手提着一堆蔬菜,在前面奋力地走着,妈妈笑吟吟地跟在后面,满脸骄傲与自豪。当邻居夸赞儿子能干时,儿子大声地解释道:“我妈妈颈椎生病了,不能提重物,我在帮妈妈。”
真是个好儿子。
结语:哈佛大学经过调查得出过这样一个结论:做家务和不做家务的孩子们,在成年之后的就业比例是15:1,而犯罪率却是令人惊讶的1:10。并且,做家务的孩子,离婚率相对低,患心理疾病的概率也较低。
中国有句古话: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话估计没有多少人认可。但我要说的是,让孩子多干家务,肯定能培养出一个孝子来,就像我儿子一样。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爸爸妈妈们一定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做家务的能力,哪怕自己偷懒一点,也要让孩子从小养成对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这对孩子一生的幸福,具有重大意义。
愿世上的所有孩子,都能健康幸福地成长。相关阅读《情感:好男人寄语——珍爱老婆,多干家务》
欢迎您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ia.com/nrsd/13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