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子

一刀切出两种命运


最近在和同事们讨论项目风险管理时,很多人都认为项目风险要么压根儿事先识别不出来,要么一识别就是一大堆,根本就收不住。

风险评估呢?每一个风险都很有可能,每一个后果都很严重。定量分析既没有足够的数据,也没有合适的手段,根本不切实际。

至于风险应对,最终都得落入不是加班熬夜赶进度,就是增加评审保质量的老套路里出不来。

大家一致的认识是:风险管理,劳心费力;走走形式,不接地气。

那么风险管理真的是如此鸡肋吗?

四大名著中有两个经典的故事

故事一

《水浒传》

第七回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白虎堂

故事的开始是这样

高俅,高太尉的义子高衙内想霸占林冲美貌的妻子,设*计陷害林教头。事先命人把宝刀卖给林冲,再以看刀为名,派人将林冲带入太尉府,欺负林冲不认识路把他引入了白虎堂。白虎堂为*机重地,林冲这等下级*官是没资格进的,更不允许带刀进入。等林冲惊觉时为时已晚,林冲被指控携刀私入白虎堂,欲行刺太尉,林冲百口莫辩。

故事的结局是这样:林冲被刺配沧州,路上如若不是鲁智深搭救,几乎丢了性命,最终被逼上梁山,落草为寇。

故事二

《三国演义》

第四回之

谋董贼孟德献刀

董卓帐内

大司徒王允一心想除掉奸贼董卓,便宴请朝中忠义之士并商议对策。众人听完董卓的滔天罪孽,既生气又激动,放声恸哭。唯有曹操大笑,说你们不去想办法,哭哭啼啼有个卵用?曹操说,用一招献刀杀人的计策就可以除掉董卓。于是王允将自己收藏的七宝刀送给曹操,请曹操行刺董卓。

次日,曹操去见董卓,故意迟到,对董卓说“马羸行迟耳”,就是说:“马太瘦弱,走不快,不好意思,迟到了!”。董卓说多大个事儿?命吕布去选一匹好马送给曹操。董卓太胖,坐着都累,侧身躺下休息,曹操见机会来了,正要拔刀,董卓见衣镜之中有刀光闪过,立即斥问曹操。

正在这时,董卓的保镖吕布牵马也回来了,曹操立刻跪地举刀曰:“操有七宝刀一口,献上恩相”,假戏真做献上了宝刀,然后又假装试马,一溜烟儿飞奔逃离京都,躲过一劫。

请输入标题abcdefg

故事的结局是这样: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曹操最终挟天子以令诸侯,南征北战,称霸北方。

两个故事都是献刀,

为何结局如此不同?

我们来复盘一下曹操献刀的风险管理:

曹操之所以敢去刺杀董卓,他绝不是英雄气盛、鲁莽逞能。

首先他经常进出董卓府,对地形了如指掌,其次他非常了解董卓的喜好,献刀是投其所好,合情合理不容易被怀疑。

其次他也知道行刺董卓, 的风险是董卓身边的干儿子吕布。这家伙太厉害了,曹操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一翻脸分分钟就被吕布弄死。

识别出这个关键风险,必须得把吕布支开。才有了以马弱为由故意迟到,算准董卓得让吕布去挑马,行刺才有下手机会。

而且行刺风险这么高的项目,不能孤注一掷,得想好万一失手如何保命?那就是假戏真做,杀得了就杀,杀不了顺势献刀,骑董卓的好马开溜!

这就是完美的弹回计划(FallbackPlan)!

再看林教头,风险意识基本空白。

孟子曰: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孟子的意思是命运虽说是天定的,但明白人也不会站在随时要倒的危墙之下。

且不说林冲前几日刚刚得罪了高衙内,本来就容易招致报复,被两个素不相识的人一忽悠,要到从未去过的*事重地太尉府,去给当朝太尉,看一件杀人凶器。太尉是什么人?是执掌全国*队的 的官儿!这种事,难道就嗅不出一点儿风险的味道?

豹子头林冲整个一个愣头青!

虽然曹操没能达成刺杀董卓的使命,如此凶险的环境能够全身而退已属不易。《三国志》评价曹操“非常之人,超世之杰”,《水浒传》评价林冲“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显然,无论是故事还是真实的项目,只有仗义,有勇无谋是不行的,有没有风险管理,天壤之别。

风险管理非但不是鸡肋,而是项目成功的必要条件。

END

原创作者

小连,杨述

本期小编

蛋蛋,小连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bq_mhxmgl

.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ia.com/nrsd/10643.html


冀ICP备19029570号-13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