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以品质领跑行业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80201/6038760.html无端驻足林教头,不顾妻子还愿去。
出庙截路高衙内,拳罢却将气来忍。
称兄道弟陆虞侯,高攀陷冲不义事。
人去楼空把家还,胸闷只将黄酒误。
醉把宝刀揽入怀,不慎误入白虎堂。
无处申冤公堂上,含泪写下休妻书。
刺配途上多歧路,沸水烫脚新鞋磨。
野猪林里缚于树,金钱权势压枝低。
结拜义兄禅杖救,无心逃走劝智深。
棒打教头扬威名,天王堂内做洒扫。
偶逢故识牢营前,心暖依旧人情在。
小二告知辛秘事,管营调拨草料场。
鹅毛大雪北风吹,草屋哪堪雪压身。
沽酒夜宿山神庙,无端大火耀满天。
差拨富安陆虞侯,草料失火人自为。
满腔怒火枪刺人,山神庙前人头献。
大醉一场雪地卧,茫茫一片心头泪。
雪夜上山投名状,落草为寇非好汉。
豹子头林冲,原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家有妻子张氏,丫环锦儿,生活丰足,买得起一千两的宝刀。丈人张教头,家庭条件也不错。总的来说,林冲的家庭背景,不是无依无靠有上顿没下顿的穷苦家庭,也并非混迹在社会的最底层。
林冲是拥有一身好武艺的,有着封狼居胥、拜将封侯的雄伟抱负,也会梦想着哪一天光宗耀祖,衣锦还乡。然而,林冲的境遇是说不上怀才不遇的,他身在军队这样的体制内,自有体制自己的升迁方式。有宋一朝,重文抑武的国策从未改变。他等的依旧是机会罢了。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是人们几千年来不变的追求,家天下的体制,谁都逃不出这个框架。
从救助李小二脱身,给他盘缠去他处谋生的事件来看,林冲的心是向善的,虽然救助的是个盗窃犯。但也由此表明林冲是有好善乐施的品质的,李小二仅仅是林冲救助的其中一个人而已。正常思维下,是没有那么多的偶然或巧合的,也许林冲被刺配的不是沧州,而是沙门岛,说不定也有林冲救助过的人在那里。
林冲和鲁智深第一次相见,是被鲁智深的武艺深深吸引的。而林冲所有的故事也是以此事件为开端的。假若,林冲没有驻足观赏鲁智深的武艺,而是陪妻子张氏先去岳庙还愿,大抵上是不会发生以后的悲剧的。
都说偶然事件中,一定有多个必然的因素在里面。但是这样的偶然,又在买宝刀那次出卖了林冲的本性。林冲是个好武之人,对和武艺相关的一切事情都会吸引他,让他放松警惕,被有心人钻空子。武艺是他的立身之本,只是,立身是为了什么呢?家?国?天下?追求高的武艺,是为了提升自己,从而为自己积累资本,争取更多的报效国家的机会。然而却不能因为追求武艺,而忽略家人的存在。
一次偶然,招惹到了得罪不起的高衙内,又一次偶然,让自己受了脊杖之刑,刺配千里。这偶然还是偶然吗?是林冲自有的缺陷而导致的必然结果。追求武艺不是错,错的是少了警觉之心。社会如此险恶,不小心翼翼怎么能好好地活下去。只有好好地活下去,才有可能去实现自己胸中的伟大抱负。夭折的天才,就不再是天才了。
再说林冲和鲁智深的结拜。鲁智深是谁?曾经的提辖官,因失手杀了人而出家为僧,又不安分守己被打发到相国寺掌管菜园子。鲁智深自己不顾出家人的体面,不修禅,不念佛,还屡屡犯戒,一点儿没有安分的样子。
林冲身为一个官军,竟跟这等人称兄道弟,有识人之明么?有作为正常人的道德观念么?仅仅因为同是习武之人,就惺惺相惜么?林冲做人的底线呢?什么样的人能结交,什么样的人不能结交,他心里没有一点儿数么?是啊,林冲只是个会武艺的鲁莽汉子罢了。要不然,他也不会被自幼结识的好兄弟陆谦陆虞侯,作为其攀附权贵的踏脚石。
林冲的骨子里充满了不安分的因子,救盗窃犯,结交不干净的兄弟。就这样,他还想着拜将封侯,简直就是痴人说梦。然而,林冲终是在这忠于君王的体制下活了三四十年。他一直没有跳出这个框架的打算。
被高衙内惦记上了媳妇儿,他不敢携一家子远走他乡;刺配沧州的路上,多次受官差的折辱而不敢奋起反抗,甚至护送他的鲁智深要杀掉官差,他还要给他们求情;柴进府上的唯唯诺诺,一点都没有英雄好汉的敞亮;直到草料场被陆虞侯一把火给烧了,他才发现他真的无路可退了,这才愤起杀人,之后却又像条死狗一样醉倒在雪地里。
一步步,林冲直到无路可走,才前往梁山落草为寇。都说林冲是被逼上梁山的,可事实上真是这样吗?他真的是被逼上梁山的吗?
这一切都因为他内心的不安分,因为他的好武艺,因为他心中拜将封侯的抱负,因为他唯唯诺诺的性子。林冲想上梁山么,他不想的。只是他有太多的机会去避免走这条不归路,他都没有选择把握机会罢了,他对不起妻子,他更对不起他自己。
梁山上王伦投名状的羞辱,林冲也忍了下来。他整个人已经由阳光下转到阴暗的地下世界了,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再也不会成为他道德上的谴责和灵魂上的拷问了。他的心已经脏了,他已经是坏人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ia.com/nrly/15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