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豹子 > 豹子的繁衍 > 浅谈中国历史夏朝唐朝
当前位置: 豹子 > 豹子的繁衍 > 浅谈中国历史夏朝唐朝
中国历史洋洋洒洒几千载,如果对它动一次外科手术,解剖开来看实际上就是一部家天下史,一部家族演变史。
国家、民族,这些字眼何其珍贵,就像镜花水月,看着就在眼前,其实离我们很遥远。年以前,这些只是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着,在外敌大举入侵的时候就会变得支离破碎。知道年新中国的成立,中国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
何为民族国家?也许有人会回答人民当家作主,然而仅仅当家作主是不够的。所谓民族国家,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在面对内部分裂和遭受外来侵略时,能迅速组织起全民族的力量,进行一场自上而下、由点到面的全民抗战。换句话说,民族国家体现的是国家意志,集体意志,而不是个人意志,家族意志。世界上民族国家成立的标志是十八世纪英国爆发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从此,资产阶级登上*治舞台;中国成为民族国家的分水岭是四九年新中国的成立,自此,无产阶级开始大放异彩。
年以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说白了是一部家天下史,一部家族更迭史,只是姓氏的变化不同而已。从大禹、商汤建立的夏周,到始皇嬴*统治的秦朝,刘邦、刘秀开创的两汉,曹孙刘三足鼎立的三国,杨坚、李渊缔造的隋唐,再到赵匡胤、赵括先后创立的两宋,包括紧随其后的元明清和孙中山成立的中华民国,无一不是如此。一朝的更换,无非就是刘家的两汉变成了司马家的两晋,赵家的大宋变成了朱家的大明,帝国主义控制的中华民国取代了爱新觉罗氏的晚清,这就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变迁。
为什么在中国的荧屏上那些书写家族恩怨情仇和豪门争斗的艺术作品会长盛不衰、甚至愈演愈烈?也就不难理解,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中华民族从上到下崇尚的是精英公知,江湖英雄,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把那些歌颂工农群众和底层百姓的艺术作品视为世间奇观,离经叛道,无论是本身就被大书特书的各类精英,还是被剥削愚弄的人民群众自己,都仿佛觉得这是一种理所当然。国家,不过是精英集团挂出的一张免税牌照,说是国家,其实就是一个徒有国名的部落。这样的国家在面对强敌入侵时的表现就是鲁迅先生笔下所描绘的那样:整个中华民族一盘散沙,民众都秉着一副事不关己麻木不仁的病态心理,在侵略者的屠刀下一个个全成了待宰的羔羊。
两次鸦片战争时,像广州三元里人民的那种抗英活动是非常少见的,而像英*登陆后,民众主动向其出售蔬菜粮食,站在一边看戏,本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心态的现象却是常态。普通百姓认为这是洋人在跟皇帝打仗,与我何干?打败了是割皇帝的地,赔皇帝的款,与我又有何干?八国联*侵华时,有给八国联*通风报信提供情报的,有帮着填平壕沟、架扶梯子的,有站在一边看八国联*肆意杀人,砍中国人脑袋无动于衷的……
在那个纲常错乱、廉耻扫地的暗无天日的年代,我们的英雄不知在何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英雄,想的都是“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好汉不吃眼前亏,活麻雀比死老鹰强”,只要活着,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些怪诞理论竟长期横行于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形态中。文化的阴暗面,束缚、消灭了全社会的意志。
到了抗日战争则更为明显,九一八事变前20万东北*面对1万多日*毫无斗志,不是缴械投降做了伪*就是惊慌失措逃到关内。不到三个月,东三省就全都落到了日本人手里。14年的抗日战争,中国出现了万日伪*,这个数量竟然超过了侵华日*的总数,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唯一一个伪*人数超过侵略*人数的国家,也是世界史上唯一的一个,无论是德国进攻苏联,还是德国进攻法国,又或者是日本进攻缅甸,意大利进攻埃色俄比亚。
中国是一个同近代国家情况大不相同的国家,归根到底,它不过是在这样一个拥有自治部落的地区上加上了国家这一名称而已。虽不入耳,却远远没有战争带来的现实那么残酷,正因如此,日本关东*参谋长板垣征四郎才敢信心满满地说:“从中国民众的心理上来说,安居乐业是其理想,至于*治和*事,只不过是统治阶级的一种职业,跟民众毫无关系,在*治和*事上与民众有联系的,只有租税和治安。”被称为日本最富战略头脑的石原莞尔曾狂妄地宣称:“我不用拔剑,我只用竹刀就足以吓退张学良。”事实上那位被很多知名导演导了又导的张少帅,表现甚至比他所形容的更加不堪。有人把张学良不抵抗将*的骂名归结为蒋介石的横加干涉,这跟蒋介石大骂汪精卫叛国投敌又有什么两样,不同的只是汪精卫投降了日本,而蒋介石投降了英美,仅此而已。
“中国自夏周以来,无所谓天下也,无所谓国也,皆家而已。一姓之兴则亿兆为之臣妾。其兴也,此一家之兴也;其亡也,此一家之亡也。”这种封建王朝制的分散性,根本无法与西方的现代民族国家相抗衡。他们已形成了统一的国家利益、国家意志,而我们只是一盘散沙,这一点也被敌人所窥破。日本正是窥破了这一规律才敢视晚清和中华民国如无物,才敢在中国上演人类历史上世所罕见的南京大屠杀那样的人间惨剧。由于封建社会上层精英对人民的愚弄,中国人做惯了天朝大国的美梦,这一美梦在两次鸦片战争时被无情地击碎,在年前后长达一百多年里尝到了自己酿造的苦果。
而今天又有人想开历史的倒车,仿佛又回到了曾经那似曾相识的一幕,台前台后又开始了他们各种卖力的表演。苦口婆心地告诫这一代青年人,要加倍努力想方设法地赚钱做人上人,而关乎国计民生和改革各项*策利弊的国家大事跟青年人并无关系。如果任由这种个人自由主义、精英利己主义滋长下去,那么中国共产*付出巨大牺牲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争取来的革命成果又将不复存在,中国历史姓氏更替的家族演变史又会卷土重来。
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人会思考,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时绝大多数人不会犯相同的错误。中国近代史已经鲜血淋漓地表明:国家和民族最可怕的不是国家工业水平的落后,更不是武器装备的不如人,而是全体国民整体意志上的崩溃和瓦解,是民众的精神涣散和麻木不仁,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如果还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袖人物能够将一潭死水的民众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向心力以弥补工业武器等领域带来的落差,那么等待这个民族的一定是无边的噩梦。
中国历史,一句话概括就是一个培养精英和养殖汉奸的过程。把中国历朝历代的历史梳理一遍就不难发现,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浩瀚史主要描述的对象就是精英和汉奸。除了赵家的宋朝亡于外患之外,其他朝代无一不是亡于汉奸,灭于文人。
所以说中国历史的主流人群是精英,中华民族的精英文化比较多样,*治精英,文化精英,改革精英,商场精英,医学精英等等,下面来详细地梳理一遍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的各类精英,系统化地了解一下昨天的历史,以便更好地续写明天的历史。
对今天的精英做一个简短描述:他们大多出身高贵,家境殷实,衣着考究,举止优雅,身手不凡,气质出众,豪车代步,出入各种高档会所,听着音乐调着情,在上海滩灯红酒绿的霓虹灯下旖旎着,一不小心就把国给救了。因为他们出身高贵,肯屈尊救国,人民就应该对他们感恩戴德。
古代的精英相对直观。公元前两千多年,大禹和商汤建立夏商,王朝的建立者就是最大的精英,他们以天才的灵感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灿烂的篇章,为后世包括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敬仰。到了东周和西周,周武王姬发牧野之战大败殷商建立西周,又因大力推行封建制和井田制,成为中国封建帝制的滥觞,为后来历代君主所效仿。这一时期出现的精英神话传说色彩十分浓厚,比如中国司法之鼻祖皋陶,粮食酿酒之鼻祖少康,采石补天的女娲,协助姬发成一代霸业的姜尚,以及烽火戏诸侯只为博美人一笑的周幽王姬宫湦等。
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历时最长的几个王朝,历史上有名的春秋战国便出现在这一时期。作为历史上第一个战乱年代,春秋战国与东汉末年三国、近代中国并称中国历史上三大战乱时期。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一个学术活跃的时代,一个思想绽放的时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百花齐放,孔孟老庄齐桓晋文争相斗艳。战火纷飞的时代背景,错综复杂的社会局势,百姓常年颠沛流离,却是一个造就英雄、创造精英的时代。
这一时期培育了大量的*事家、纵横家、思想家、哲学家和诗人。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大圣人孔老夫子孔仲尼,他创立的儒家学说影响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直到始皇嬴*一纸焚书才出现了断层,但后来又被人们摆上庙堂奉为至宝。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与孔子一同被称为孔孟的孟子,以及儒家另一代表人物荀子,均为儒家学派泰山北斗。其提出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性到底性善还是性恶直至今日人们依然争论不休。
同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并称老庄的老子和庄子,前者是道家创始人李耳,传世作《道德经》至今仍是全球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后者是道家代表庄周,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其作品《庄子》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堪称历代哲学家之典范。春秋战国更是一个盛产圣人的历史时期,一代谋圣*谷子、兵圣孙武、至圣孔子和亚圣孟子。*谷子因隐居云梦山*谷而得名,全名王诩、王禅,是谋略家和纵横家的开山鼻祖,被列为包括吕尚、管仲、范蠡、魏徵、赵普、张良、诸葛亮等在内的中国十大谋士之首,战国著名纵横家苏秦、张仪合纵之术天下闻名,此二人就是*谷子的优秀弟子。
孙武素来被历代兵家所推崇,他的*事著作《孙子兵法》在孙武去世多年后被兵家引为圣典,在后来的历次战役中被广泛运用。兵法不是小智慧,而是大战略,《孙子兵法》在世界*事史上也散发着灿烂的光辉,与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同为世界十大*事名著并高居榜首,从拿破仑几次对外战争中不难窥见孙子兵法的影子。然而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事思想和战略战术的走向和归属带来了一系列崭新的问题,热武器时代的发展和核武时代的到来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挑战,这与冷兵器时代是截然不同的。幸运的是,《论持久战》的横空出世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随着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平民主和平等幸福定成为人类追求的主题,觉醒了的全世界被剥削民族和各国被压迫人民反对压迫争取独立和解放的愿望将变得空前强烈,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论持久战》的*事价值将远非现在可比。
既是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伟大爱国文学家的屈原,他那句“身既死兮神以灵,*魄毅兮为*雄”一度成为千古绝唱,为后世志士仁人前赴后继、九死无悔、忠心报国的完美诠释。不仅如此,屈原主持的草宪变法,通过健全法律明确保障,实现了“国富强而法立,属贞臣而日娭”的目标。却因触犯贵族利益,为日后屈原去国埋下了伏笔,成为现在人民群众隆重纪念屈原的根本原因,鲁迅先生和毛泽东主席都曾对屈原不吝赞美之词。人民把五月五日这一天定为端午节,以纪念这位爱国诗人的高尚情怀。
改革变法领域的鼻祖商鞅,辅佐秦孝公变法期间,改革土地和税收,制定严法,重农抑商,收复河西失地,使秦国开始走上了强国之路。一曲高山流水,诉尽愁离别绪,琴艺大师俞伯牙和樵夫钟子期的相识相知到相惜本就属一段奇缘,钟子期的离世使俞伯牙从此不再抚琴,那一段高山流水般惺惺相惜的知音情成为朋友之间依依惜别互诉衷肠的最佳寄托。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似乎和曹孟德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某些方面廉颇和曹操的心也许是相通的。自古文武之间如何相处就是历史一大难题,战争年代的重武轻文和和平时期的重文抑武使得文臣和武将之间总是水火不容,更不要说文臣之首宰相和武将之首大将*了,廉颇和蔺相如上演的将相和是历代文武相处的典范,也是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宽容的有力参照。
春秋时天子衰而诸侯兴,才会有“春秋五霸”这样特殊的历史词汇。中学课堂上讲的春秋五霸通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事实上还有另一种说法,即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它不是势力、地位完全等同的五人。整个春秋时期都是晋国在替周天子行王道,类似于今天英国首相和皇室的特殊关系。从晋文公称霸、晋襄公续霸、晋景公失霸复霸到最后晋悼公独霸中原,晋国在春秋时期维持了一个多世纪的霸业,为了续写霸业晋国几次与秦国联姻,结为亲家。自此秦晋成为后来诸侯国之间实力强大的代名词,后世王朝在封王拜侯之际,晋王和秦王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秦晋之好也成了彼此之间联盟关系牢不可破的标志性符号。
封建王朝的第一等精英是帝王,第二等精英是谋士。众多谋士中除了谋圣*谷子首当属管仲了。他辅佐齐桓公会盟诸侯,一匡天下,成春秋五霸之首,他的成功成为谋士辅佐君王成就帝王霸业的经典案例。众所周知,卧薪尝胆讲的是越王勾践不因国破而沉沦,不因受辱而言弃,而是知耻近乎勇,最终一雪前耻的励志故事。阖闾和勾践同为春秋五霸,但作为胜利者的阖闾却未能笑到最后。汉朝大将韩信先受胯下之辱,于逆境中崛起,辅佐刘邦一举击败项羽和其他各路诸侯,却在西汉开国之初被吕太后和丞相萧何联手诬陷谋反而身死他乡。或许当初项羽兵败,在乌江边上演霸王别姬而自刎的时候,韩信就已想到了功高盖主的下场。历史已经无数次地表明,封建帝王为了他们的家天下能够永世相传,在打光了狼狗之后是绝不会留着榔头的,哪怕这个榔头曾经无数次地与自己生死与共。纵然如此,韩信还是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在家天下与身后名之间,他选择了后者。
春秋战国时期涌现的*治*事人才是历朝历代中最多的,除管仲外,还有晏婴、百里奚、文仲、范盖这样大有作为的*治家,孙膑、王陵、李牧等一批才华横溢的*事家,李悝、吴起、范蠡等一批富国强兵的改革家。一句话,这是一个精英荟萃的时代。
历史的车轮辗过春秋战国行进到了秦国,秦灭六国,天下一统,不可谓不强盛,却仅仅历经二世而亡,不可谓不可叹。即使如此,秦朝能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就足以说明始皇在历史上的分量。嬴*执*残暴,一纸焚书抗儒让历代知识分子骂了他两千多年,却对孔子大书特书。公道地说,嬴*比孔子要伟大得多,嬴*是真正做了一些事情的,而孔子只说空话,充其量只是一个理论家,空想家。孔孟尊崇的是唯心主义,是儒家的“左派”,革命的“右派”。满口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主张厚古薄今,严刑酷法,声称造反有罪,犯了法就杀头,还要株连九族,与荀子尊崇的唯物主义是根本不同的,也与无产阶级革命家们主张的造反有理是水火不容的。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国家,秦始皇让长期处于战乱分崩离析的华夏各族得以统一。但嬴*的残暴却给他的历史功绩带来不少污点,荆轲刺秦,一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不知让多少爱国青年热血沸腾,激励着无数有志之士前赴后继,为了国家民族纵然九死一生也无悔。但历史上刺秦的可不止一个荆轲,燕人高渐离,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西楚霸王项羽等无一不是刺秦义士。
历史学家对两汉和李唐所用的笔墨在历朝历代中无疑是最多的,汉唐是封建社会最有代表性的两大王朝,无论是开国创业的传奇性还是立国守业的艰巨性都是其他朝代所不能比拟的。所谓刘氏的两汉李家的唐,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在和楚霸王项羽六年的楚汉之争中厚积薄发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开创西汉王朝,从此开始了刘氏一族对中国长达四百多年的封建统治。
有句话叫“王不过项、将不过李、拳不过金。”指的是西楚霸王项羽、十三太保李存孝和中国武学第一人金台。《水浒》中武力第一的玉麒麟卢俊义,和豹子头林冲、曾头市史文恭以及岳飞岳鹏举同是师从周侗,而周侗又师从金台,金台的武学才华可以预见。项羽和李存孝是两个悲情式的英雄,项羽力能扛鼎、*事才华和个人武力同样出色却落得个乌江自刎的悲惨境遇。
伟大领袖在人民解放*百万大*横渡长江解放南京时曾有这样一句名言:“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列宁和斯大林也说过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显然,社会主义阵营的无产阶级领袖们对项羽是持批评态度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或许历史本可以改写,却在楚汉之争的某个关键拐点突然转向,楚家王朝的大好河山被无情地给葬送掉了,项羽也注定只能成为后人进行革命和思想教育的反面教材。唐末第一猛将李存孝下场更是悲惨,勇猛冠绝天下,一生几乎未尝一败。不管是枪挑朱温手下第一悍将王彦章、生擒骁将邓季筠,还是为救生父打死恶虎、十八骑克服长安,这些战绩常人有之一二便足以*史留名,可悲的是因为误信李存信而被李克用镇压,最终被处以极刑车裂,是一种莫大的憾事。
历史上像项羽这样个人武力和*事才华都如此出众的人物是不多见的,刘邦能战胜项羽开创大汉四百多年的基业,就足以说明草根平民出身的刘邦夺得天下的艰难。刘邦自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如张良;镇国安民给饷绝道,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不如韩信,不管汉高祖这话有没有自谦的意味,还是可以看出汉初三杰对西汉开国的重要性。除夏商周外,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历时最长的一个王朝,汉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是其他王朝难以望其项背的。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开创的“文景之治”,汉宣帝刘询开创的的“孝宣之治”,光武帝刘秀开创的“光武中兴”,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开创的“明章之治”,让汉朝在历史上的地位几乎难以撼动。
如果说汉高祖刘邦开创大汉是一个传奇,让刘家的大汉成为封建王朝中一个难以复制的经典,那么汉武帝刘彻开疆拓土则是一座高山,让古老中国的疆域和综合国力在这里达到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汉武帝执*期间推行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北击匈奴,东并朝鲜,成就“汉武盛世”,使得他成为大汉王朝乃至历代帝王中屈指可数的一个,甚至连开国君主刘邦也显得稍加逊色。他的武功与大将*卫青霍去病是密不可分的,他们不仅*事才华出众,更是难得的民族英雄,在龙城、漠南和漠北之战中多次重挫匈奴,让国家免遭战火。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加强对外贸易,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在汉朝达到了一个顶点。
此外,因替李陵败降辩解而受宫刑的历史之父司马迁,作为汉匈和亲使,与貂蝉、西施、杨贵妃一并列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因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制成“蔡侯纸”的蔡伦,以及身体力行不惜亲身涉险,让中国医学扬名世界的建安三神医张仲景、华佗和董奉,他们是中国中医界的鼻祖,尤其以华佗的创麻沸散、行剖腹术闻名于世,至今对临床医学领域起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
东汉末年分三国,东汉的消亡始于外戚干*,盛于宦官弄权。汉朝的皇权体制走到汉灵帝这里已是摇摇欲坠,昏庸无道、横征暴敛、卖官鬻爵等等丑恶现象已成为一种常态,从东汉灭亡到*权再建近二十年左右的这段时间里,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为混乱的一段时期。无论是英雄豪杰,诸侯藩王,还是土匪盗贼,牛*蛇神,都不甘心充当他人的绿叶,一一登上舞台尽情地表演。
这段时期,有吟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被后世称为一代奸雄的曹魏*权开创者曹孟德,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集智慧、忠诚于一身的诸葛孔明,有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三兄弟,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的刘玄德,同被称为万人敌、位列蜀国五虎上将的关羽张飞,被后人尊奉为武圣和关公的关云长,有“生子当如孙仲谋”的一代东吴小霸王孙权,有雄姿英发智慧谋略与统兵作战兼备的风流俊杰周公瑾,有“智不下孔明,谋不输郭嘉”、令诸葛亮五次北伐均无功而返,隐忍力三国第一的司马懿,等等等等。
放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去看,三国历史就是曹魏、东吴和蜀汉在长达几十年的杀伐和争斗中此消彼长,最后却为司马家做了嫁衣。单以结果和成败论英雄,那么毫无疑问,司马懿才是三国第一英雄,司马家族是最后的赢家。比起谋略和作战的*事才能,司马懿的隐忍功夫才是第一位的,前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后者却是无形的,是更高层次的智慧。
历史的航船行进到两晋之后似乎断了层,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这之后的那一段历史似乎被尘封了起来,逐渐地被遗忘,无论是历史书籍、文学资料,还是影视作品,对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的记录是少之又少,似乎除了值得一提的唐朝之外就再没有其他了。
历史上,这一段时期有着近五百年的历史,作为第四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南朝上承东晋下启隋朝,历经一百六十九载。从宋武帝刘裕废除晋恭帝建立刘宋开始,到隋文帝杨坚攻陷建康,陈朝灭亡结束。而北朝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存在于北方五个朝代的总称,始于道武帝拓跋珪建立北魏,结束于隋文帝灭北周创立隋朝。
隋朝的创建和灭亡可以说创造了封建朝代更替的奇观,三十年时间不到就迅速土崩瓦解。隋朝之后进入李唐,作为中国历史上和大汉齐名的李唐王朝,前后历经二百八十载,是中国封建社会强盛时期的代表。到了五代十国,王朝的更替就仿佛过眼云烟,昙花一现间就翻向了新的一页。从五代时期的后梁到后周,十国时期的南吴到北汉,没有一朝的历史能写满一个世纪,与其说是一朝的变换,不如说是一个家族的中落,短短几十载,丢进历史的长河中也许连泡都不会冒上一个。
从曹丕建魏,到隋朝统一,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国家的分裂时期。南北朝历经九朝一百七十年的历史,不论是北齐取代东魏,还是北周取代西魏,以至北周灭掉北齐,建国无比迅速改朝换代也几乎是在瞬间完成,真应了郭沫若在甲申三百年祭中说的那样“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简直是对历史周期律的完美再现。
魏晋南北朝时期精英相对匮乏,*治上,宋武帝刘裕灭桓楚、平南燕、降仇池建立刘宋,作为贫民出身的开国皇帝,从小尝尽人间冷暖,知晓民间疾苦,所以在执*后轻徭薄赋,废除苛法,开创了江左六朝疆域的全盛时期,为“元嘉之治”打下坚实的基础。与同时期其他帝王不同的是,刘裕对百姓的功绩是首要的,这也令他成为南北朝时期最负盛名的*治家。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攻灭胡夏,征伐山胡,降伏鄯善等西域诸国,驱逐吐谷浑,统一中国北方。紧接着北击柔然,驱敌万里,南击刘宋,饮马长江,建立北魏。陈武帝陈霸先的经历就更为传奇,从早年担任传令吏,到受梁武帝赏识晋升司马,再到平定侯景之乱得以镇守镇江,击溃北齐两支武装的大规模进犯,一路进爵为公,拜丞相,授大将*,最终受梁禅称帝。成就帝业的这条路上少了无数的腥风血雨,多了更多的温和色彩,可以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王朝过渡。
这与北周开国君主宇文邕多少有些殊涂同归的味道。宇文邕十二岁封郡公,十六岁官至大司空,聪明果决智谋超群,富有远见卓识,任大司空仅一年就登上帝位,励精图治韬光养晦十二载,一举诛杀权相宇文护,独掌朝*。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发展府兵制,力整吏治,一手铸就了*治清明、百姓安定、国力强盛的局面。
南北朝之后是隋唐。隋朝是中国历史上除中华民国外历时最短的一个王朝,从建国到灭亡仅三十八年,当然对于后金这样在历史的风云中转瞬即逝的朝代自然不包括在内,更不用说像闯王李自成灭亡明朝建立大顺和窃国大盗袁世凯复辟帝制那样连昙花一现都算不上的改朝换代了。隋朝虽短,但它在历史上的影响力却是不容忽视的。
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以来长达年的分裂局面,此其第一大贡献;励精图治,开创“开皇之治”,此第二大贡献;改革*治、发展经济、推行科举、实行均田、完善府兵,让国家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此第三大贡献。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领衔历代封建帝王,某种意义上来说隋文帝杨坚的历史功绩并不逊色于汉武帝刘彻,汉武帝武功气贯长虹,在武略上的造诣其他帝王的确鲜有能与其比肩者,却有一个很大的缺陷,最后上演的是“征而不服,胜而不利”的尴尬局面,*事上的胜利却难以弥补*治上的失利。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只为博美人褒姒一笑,结果不仅丢了京都镐京,就连自己也未能幸免,好在他的儿子周平王青胜于蓝,开创的东周王朝统治持续了五个多世纪。然而隋文帝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打下的大好局面让其子杨广在短短十几年里就败得一干二净,被李唐夺走了天下,更可悲的是杨广还是以弑父篡位的骂名登上的帝位。历史上隋炀帝为修大运河滥用民力,生活穷奢极欲,年年出巡三下扬州,让天下百姓不堪重负,民怨沸腾,在他手里隋朝迅速走向没落。杨广的腐败堕落天下皆知,但他的历史功绩却是不容抹杀的。在位期间两平江南、北攻陈朝,统一南北;畅开丝路,从京都长安一直到河西走廊,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封建帝王都未曾做到过的。
隋朝大将杨素,与唐朝第一名将李靖、明朝第一大将徐达并称三大常胜将*,郑观应评价杨素:古之所谓将才者,意思是古代提到将才就不能不提杨素,并把他与孙膑、吴起、白起并列,足见其*事才华;*治上与秦国名相李斯、三国枭雄曹操和西凉诸侯董卓齐名,可见其*治智慧。
隋末天下大乱,诞生了不少出色的农运领袖和传世武将。农民起义*领袖、瓦岗首领李密,灭陈先锋直捣金陵的名将韩擒虎,弑杀炀帝减缓天下战乱的宇文化及,以及在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中大放异彩的知名武将宇文成都、裴元庆、秦叔宝、程知节、雄阔海、魏文通、梁世泰、伍天召等等。
唐高祖李渊灭隋建唐,封建王朝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历史在这里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汉明清方能与之相提并论,从当代中国的荧屏上汉唐两代的影视作品几乎占了半壁江山就可见一斑。从李渊晋阳起兵到唐末*巢起义朱温篡唐,唐朝历经年历史,二十一任皇帝,包括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武则天。
作为中国同时也是世界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之一,唐朝涌现出了大量杰出的精英人才。八方来贺,万国来朝,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天朝大国之邦一说也源于此。正是在这几百年的历史浸染和熏陶下,中国人的思想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逐渐形成了盲目自大的优越性,到了晚清和民国更是达到了顶点,中国与外界几乎完全脱轨,以至于世界上稍有点实力的国家都敢打上门来,割地赔款签订卖国条约已然成为一种常态,让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境地。
唐朝最负盛名的莫过于唐太宗李世民,而非开国君主李渊,尽管李渊也是位出色的*治家,但比起后来太宗李世民开创的贞观之治,高宗李治打造的永徽之治,玄宗李隆基创下的开元盛世,宪宗李纯书写的元和中兴,武宗李炎写就的会昌中兴和宣宗李忱始创的大中之治还是有些差距的。唐太宗是位文韬武略、才能较为全面的帝王,对内文治天下,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让多年来因战争一直流离失所、处于水生火热的草原各族百姓尽归大唐。文治武功均颇有建树,无愧于历代封建帝王的楷模。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不论出于何种因素,玄武门之变还是成了他一生难以抹去的污点,历史自古无情,情网再大也大不过法网,法网再大也大不过人类历史的进步。但李世民绝不像《贞观长歌》里所表现的那样“韬光养晦、忍辱负重”,几次三番向外敌投降纳贡,若真如此,“天可汗”的威名就名不副实,甚至于一段笑柄。
除了帝王,其他领域的精英也不遑多让。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司徒兼国舅长孙无忌,司空兼凉州都督李孝恭,有“房谋杜断”之称的司空兼左仆射房玄龄、司空兼兵部尚书杜如晦,司空兼太子太师魏征,潞国公侯君集,卫国公李靖,卢国公程知节,英国公李勣,胡国公秦琼等,他们曲折而丰富的人生经历被后世搬到了荧幕上,拍成了艺术价值不俗的影视作品。魏征被后世比作经国治世和敢于且善于进谏的能臣的化身,直到今天,房谋杜断仍是形容一个人善于谋划、果敢决断的最佳代表。
唐朝疆域辽阔,东起日本海、北到贝加尔湖,是自秦以来第一个无需修筑长城来御胡的大一统王朝,不仅如此,唐朝广开丝路,积极拓展对外经济贸易,汉武帝时张骞两通西域,东汉时班超再读出使西域,贞观年间,三藏法师玄奘远行万里赴天竺讲学讲授佛经,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称为世界和平大使和中华民族的脊梁,明代吴承恩据此原型写出了艺术性和现实意义俱佳的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并与施耐庵的《水浒传》、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曹雪芹的《红楼梦》并称为古典四大名著。
在诗书画乐领域唐朝达到了巅峰。诗中仙圣李白杜甫,诗魔白居易,大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音乐家李龟年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无一不是各个领域的翘楚。然而历史从来都不只是男人书写的,同时也是女人书写的。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正统登上帝位并执*长达十几年之久的女皇帝,武则天虽然被人诟病,后世对她褒贬不一,但她对女性书写历史及后来世界各地规模盛大的女权主义运动所做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在某些方面就算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丹麦女王玛格丽特和韩国总统朴景惠也难以跟她相比。
有人说历史上的黑幕远比光明要多得多,谜案也远比真相要多。唐朝有名的辩机谜案就是高阳公主的杰作,她因与高僧辩机交往甚密败露,又因参与皇室谋反案被赐死,很多东西因为年代久远已暂时无从考证,历史的真相也因为某些复杂的未知因素而变得更加的破朔迷离。历史上的千古谜案又何至于此数,人所共知的“金匮之盟”之谜,成为北宋第一谜案,事关宋太祖赵匡胤之死,留下了“烛影斧声”的千古谜团;郑和七下西洋之谜,是否是*治和经济上的双重目的至今未解;阿房宫焚毁之谜,阿房宫是否真实存在,被项羽焚之一炬?此外,慈禧夜明珠之谜、同治帝死因之谜、泰山封禅之谜、《红楼梦》作者之谜、戴笠死因之谜等等都成了历史上一时难解的谜团。
自古男尊女卑,连基本的地位和尊严都是奢谈的女性更别说青史留名了,但唐朝却打破了这一魔咒。除了女皇武则天,“千古一后”文德皇后开历届皇后之先河,将一个女人的贤良淑德,如何母仪天下诠释地淋漓尽致,堪称历代皇后之绝唱。与西施、貂蝉、王昭君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杨玉环,性格温婉姿质丰艳,擅歌舞晓音律,既有颜值又有才华,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才女。杨玉环命运多舛,一生未得善终。
不知谁发明了红颜祸水一词,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观来看这其实是个伪命题,革命者始终坚信人的力量,认为人定胜天,所以共产*人执*后对天灾人祸执行的策略是最彻底的除震治灾,而不是虎头蛇尾的抗震救灾,精英从来都不相信人民的力量,认为人始终无法与天灾人祸相抗衡。因而革命者在革命遭受重大挫折时从不把责任推给旁人,只有唯心主义者才会搬出红颜祸水这种推卸责任的话。这实际上是一种懦弱无能的表现,管不住自己下半身从而沦为美色俘虏的男人们,还恬不知耻地美其名曰祸水红颜。这难道不是一种软弱和无能?这跟今天那些西方国家豢养的公知教授们又有何区别?他们不遗余力地诋毁共产*,大骂先人们在中国搞社会主义,让他们这些上等人与农民工人同工同酬,使得他们这些精英从此再也没有了一步登天的可能。
佛家讲生死轮回,道家讲承负,即万事万物皆有周期有轮回,几千年来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始终跳不出这一怪圈,这就是历史周期律。在走过了两百多年的漫长岁月后,李家唐朝的历史终于在年这一年画上了句号。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每一个朝代的更替不仅仅是新旧*权的交替,还伴随有无数人头的落地,仿佛非暴力手段就不足以推进历史的进步,而每一次的暴力革命主力*无一例外都是中国的农民阶级,翻开历史的长卷,农民起义和农民革命的故事几乎写满了整部中国史。等到他们掌握*权登上执*舞台,又在地主阶级精英官僚的阿谀奉承和资产阶级商人资本家的糖衣炮弹中再度蜕变为新的地主阶级,循环往复交替进行,人类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死循环中演绎自己的人生百态,再也挑不出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ia.com/nrly/13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