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比欧洲要早六百多年,历史之久远,所发行的纸币种类与数量之多,堪称世界之最。今春《纸币》专场项拍品中,清代官票、北京地区钱庄制钱票、东北地区钱帖、同一藏家出品一版币样票等特色票品,均有佳品呈现,精彩可期。
Lot
咸丰三年六月十九日户部官票京师试行版手写拾两(PCGS20Details)
咸丰初年,因太平天国起义及*河连年决堤,清*府税收大减,财*窘迫,国库日渐空虚。为筹措*饷、修筑河道等费用,解救财*危机,朝廷不得不一改长达一百八十余年不印发纸钞的初衷,定于咸丰三年(年)正月十九日开始试行钞法。
同年二月,户部进呈官票式样,并拟定章程,咸丰帝随即下旨,依照章程制作发行户部官票,规定先于京师试行。首期发放的户部官票采用库纸高丽发笺(又称苔笺)印制,以靘蓝色印刷,面值计壹两、伍两、拾两、伍拾两四种,冠字依次为“天”、“地”、“宇”、“宙”,限额为十二万两,自五月初二日开始印造,至六月三十日如数印造完工。七月初三日,又增印叁两一种作零星搭放之用,冠字“日”。此批官票,因面额、编号、日期均为毛笔填写,集钞界称之为“手写体”。马定祥曾在《咸丰泉汇》中记述:“官票金额以墨笔临时填写者极少……仅见咸丰三年发行的一两、三两、十两三种。”可知早期户部官票手写体试行票存世之罕见。
此枚咸丰三年户部官票拾两,即第一版“手写体”京师试行票,也是发行最早的官票,存世仅数枚。票背“工部饭银”之用项戳记亦极其少见,或曾作为工部官员伙食费支出,属官票稀有品种。
Lot
咸丰三年户部官票伍拾两
咸丰三年(年),正值太平天国战争规模持续扩大之时,虽然太平*进入浙江省较晚,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浙江本省的战备防堵和协助临省作战任务都相当艰巨,兵勇口粮等杂支浩繁,省库告罄。因此,浙江省两次新立厘金制度,以地方捐输的形式,由各级地方官员主持,委任地方商绅、行户劝办,筹集银两,以应付不断加重的*费负担。随着浙江为维系东南大局的作战规模越来越大,至咸丰七年(年),加上本省布防,兵勇数已达四万,月需银二十万两。除由藩库拨给一部分外,主要出自地方捐输,其收入都交由咸丰三年创办的筹防局支用。
此枚伍拾两官票,票背所书“二月廿三日搭放筹防局”、“三月一九日搭放瑞安营兵饷”等墨迹,说明此票正是浙江省捐输中提拨给筹防局搭放*饷的一部分,于乐清、泰顺、嘉善、萧山、瑞安、松阳、杭州等地的详细流通纪录,颇具史料价值。此票距今一百六十余年,饱经风霜,仍能保持票面整洁,图文清晰,难能可贵。
Lot
光绪三十四年大清银行兑换券“重庆”加盖改“吉林”通用银圆壹圆、伍圆、拾圆三枚全套(PCGS50Details×3)
大清银行的前身是清*府创办的大清户部银行,这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国家级银行。光绪三十二年(年)十一月,户部改为度支部,户部银行随之于三十四年(年)七月初一起,正式更名为大清银行。据史料记载,大清银行发行的纸币有银两票和银圆票二种,其中,银圆票又有横式和直式之分,横式者均冠名“大清银行兑换券”。
此套双龙旗图兑换券,由大清银行重庆分行发行,因当时吉林分行并未印制新票,故将重庆地名票加盖“此票改吉林通用”字样,于吉林地区发行,未几,即被宣统元年发行的李鸿章像大清银行兑换券所替代,目前存世实物多为壹圆券,伍圆、拾圆十分稀少,全套集藏寥寥无几。
Lot
宣统元年交通银行银圆票汉口拾圆
交通银行成立于光绪三十三年(年),宣统元年(年)开始发行第一版银圆票,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制,面额有壹圆、伍圆、拾圆三种。票面分别印有北京、南京、天津、上海、汉口、营口、张家口、济南、开封、广东等地名,这些地名票大多由当地分行向上海分行领用发行。辛亥革命以后,交通银行继续营业。该行于清末发行的银圆票,由于行用时间极其短暂,迄今保存完好者已非常罕见。此枚汉口拾圆票久经流通,票背有毛笔书写纪录多处,虽加盖“废票”注销,但保存十分完整,仍不失为清代交通银行票券之珍品。
Lot
清代北京地安门外“天利银钱号”制钱票贰吊
道光年间,内务府设立了不发行钱票的官钱局,以调节铜钱和银两为主要业务。道光二十五年(年),内务府开办了天元、天贞、天利、天亨和西天元五家官钱号,统称“五天”官号,主要发行钱票以调剂市场。此枚盖有红色“天利银钱号”戳记的贰吊制钱票,即属“五天”官票性质,所见甚少。
Lot
民国十一年福建银行台伏票番银壹员
福建银行由原福建官银号改组而成,年8月正式开业,属地方官办性质,总行设在福州,先后发行有台伏票和银元票。
台伏票是福州纸币独有的特色品种,年由福州地区钱庄开始发行,当时居住在福州的英国商人称之为“FoochowDollars”(福州银元)。台伏票在使用过程中,流通范围逐渐扩大,对当地经济发展、市场繁荣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福建银行受地方*府管辖,放款对象主要是官方机构,经常因款项不能按时收回,导致营收失衡。年,福建督*兼省长李厚基下台时,该行因滥发无度,发生挤兑风潮,遂于八月倒闭。如今,以福建银行名义发行的台伏票,任何一种面值均存世十分稀少。
Lot
光绪三十年江省卜魁广信公司银元钱帖贰吊
Lot
光绪三十三年江省卜魁广信公司银元钱帖叁吊
Lot
光绪三十三年江省卜魁广信公司银元钱帖拾吊
广信公司于光绪三十年(年)成立伊始,就开始发行以制钱为单位的银元钱帖,这是黑龙江省有史以来第一次由官方发行的地方纸币。银元钱帖发行之后,信誉卓著,一直沿用至民国十九年(年)广信公司改组为黑龙江省官银号为止,流通时间长达二十六年。
清代广信公司银元钱帖的面额计有壹吊、贰吊、叁吊、伍吊、拾吊、伍拾吊、壹百吊七种,发行年份先后有光绪三十年、三十二年、三十三年、三十四年和宣统元年。时至今日,任何一种年份、面值的银元钱帖均极为稀少。其中,光绪三十年贰吊,目前仅见三枚;光绪三十三年叁吊与拾吊,存世均不及五枚,同属清钞珍贵品种。
Lot
宣统元年黑龙江省卜魁官银分号铜元票壹拾枚
Lot
宣统元年黑龙江省卜魁官银分号铜元票叁拾枚
广信公司自年成立以后不断发行官帖,到年,发行额达到了万吊,并成为不可兑换纸币。随着广信公司官帖信誉、币值的不断下降,当地银价日增。另外,羌帖和日币流通范围日广,几乎反客为主。在此情形之下,黑龙江巡抚周树模陈情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批准,任命刘德全为主办,筹备组建黑龙江官银分号。同年5月26日,黑龙江官银分号在当时的省城卜魁(今齐齐哈尔市)南街万增胡同开办,名义上隶属于奉天官银号,实际上是一家独立的官银号。黑龙江官银分号成立伊始,即开始发行直式铜元票,面值有拾枚、贰拾枚、叁拾枚、伍拾枚四种,宣统元年又增加壹百枚和贰百枚二种面额。目前所见,清代黑龙江官银分号铜元票实物,年号均为宣统,光绪纪年者尚未发现。此二枚宣统元年黑龙江省官银分号铜元票,雕刻细致美观,存世稀少,品种与品相均属难得。
Lot
年第一版人民币壹万圆“牧马”正、反单面样票各一枚
壹万圆“牧马”位居一版币六珍之首,素有“票王”之盛誉。该币于内蒙古地区流通,发行量相对较少,同时因面值较高,退出流通时几乎全数收兑,迄今为止流通票发现未逾百枚,样票亦不多见。此二枚同号码,保持纸币原始状态,票面整洁,原色鲜艳,无任何修整,属“牧马”样票之存世佳品。
Lot
年第一版人民币壹万圆“骆驼队”(PMG53)
壹万圆“骆驼队”发行于新疆,位列一版币大六珍之一,同时,该币还是一版币中,唯一使用挪威所产道林纸印制者,因纸身较薄,流通中容易受损,好品一券难求。此枚原色鲜艳,状态自然,经PMG评级获53分,是目前所见“骆驼队”流通票之上乘品相。
Lot
年第一版人民币狭长版壹仟圆“双马耕地”二枚(PMG63、64)
狭长版“双马耕地”,位列一版币小六珍之一。票面主图案、票幅尺寸、以及花符配饰的设计,与年东北长城银行冀察热辽壹仟圆流通券如出一辙;背面天坛图案,则采用东北银行年拾圆券之背图,说明部分人民币的图案设计源于区票。此二枚“双马耕地”不但品相完好,而且集三种变体于一身:二枚同号,且为趣味“豹子号”,其中一枚末位数字“7”漏墨,于一版币极其罕见。
Lot
-年第二版人民币壹分至拾圆样票十三枚大全套(PMG55-67EPQ)
Lot
-年第三版人民币壹角至拾圆七枚小全套(PMG45-65EPQ)
Lot
年第四版人民币壹角至壹佰圆样票九枚全套(PCGS40OPQ-64Details)
是次春拍,第二、三、四版人民币,亦有大、小全套样票上拍,均经PMG、PCGS评级入盒,品相等级较高,全套收集颇具难度,可作为人民币收藏与投资的良好选择。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ia.com/nrly/12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