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子

都年了,总算知道对妈妈来说,最好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一个普通到很多人都习以为常的周末。可能不少人跟朋友聚餐、在图书馆学习、在寝室做一天肥宅……

没有假期,没有商家大搞噱头,不够年轻化……大概会有太多人忘记,这一天是属于妈妈的母亲节,MothersDay.

作者:江晚灯,来源:长江日报最武汉

小学生会记得更清楚一些,她们可能是“最有仪式感”的一群人,到了母亲节,在校门口买一支康乃馨,或者在小卖部买一枚胸针。

小时候最最也给妈妈送过这些礼物,可是收到礼物的妈妈虽然欣慰,却说不上特别高兴。

妈妈喜欢什么礼物,似乎从来没有找到过答案。

长大之后,渐渐忘了这些节日。近几年出现的朋友圈孝子却遭到许多人讽刺,只在节日这天给妈妈发个红包,买一份小礼物,然后跟风发条朋友圈。平时却很少能在生活繁忙的空隙中,和妈妈聊一聊彼此在做什么。

相反有些品牌的母亲节广告,却似乎比子女更懂得母亲(不是在打广告)。

美国的一家礼品贺卡公司AmericanGreetings,有一则视频曾十分火爆:它在网上招募一份号称「WorldsToughestJob」,这份工作需要7*24*天全年无休的工作着,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份工作是没有任何报酬的,到底是怎样的一份工作才能称得上是世界上最艰难的工作?这份传说中最艰难的工作就是「母亲」。

国内的 母婴品牌也曾经在地铁上投放戳心文案。

一个错误的W,妈妈努力又笨拙的在手机上打字的样子,好像就在眼前。我们越来越大,妈妈追赶我们的脚步越来越辛苦。

有道云笔记也算了一笔账,我们和妈妈相处的时间有多少?

小时候能经常陪伴在妈妈身边的时候,却不懂妈妈,给她添了许多麻烦。在终于懂得妈妈的年纪时,却日日都处在分离中。

在我们成长为大人之后,人生漫长的30年里,吝啬的分给妈妈的时间不过30天。

《请回答》是请回答系列中最出名的一部,哪怕是年轻又缺少历练的大学生们,也被其中细腻深刻的感情打动,又笑又哭,成为不少人心中的经典故事。

其中最精彩的,就是对母亲的阐述,一下子就戳中了我们内心最脆弱的那道防线。

德善妈妈没读什么书,生活的重心就是丈夫和孩子。在大女儿宝拉因为参与学生运动要被警察抓捕的时候,德善妈妈在滂沱大雨中,无助的告诉警察自己的女儿如何 。就好像要保护家人时,毫无尊严的我们自己的妈妈。

一直以来拒绝和家人交流、骄傲的宝拉,在看见妈妈流血的大脚趾时,一瞬间心里最严实的防线坍塌了。承认自己做错了,让警察把自己带走,旁白里她的内心真实又柔软。

丈夫去世后,单身的善宇妈妈坚强的赡养着一儿一女,生活虽然捉襟见肘,但是她都把 的给孩子。刁钻的婆婆来说要把他们的房子抵押,她虽无助,但还是硬气的没有露怯。

后来妈妈说要来看她,她去邻居家借了很多东西,不让妈妈看到自己生活有多辛苦,可是仍然被晾在外面的一双破袜子破坏她静心准备的假象。

妈妈知道女儿的生活艰难,悄悄在洗手间放了钱,善宇妈妈发现后虽然心里五味杂陈,却没有哭。直到晚上打电话时,听到妈妈的声音,哭得像个小孩子。

就像长大后的我们,终于成为一个懂事、不想让父母担心的大人,不论是在外求学或是工作,哪怕再辛苦,也会跟父母说过得很好。

但是当听到妈妈的声音时,心里都会酸涩无比。世界上 肯让我们当孩子的人,就在这里。

双门洞的豹子女士罗美兰,是三位妈妈中自己的名字最有存在感的,她有钱也仗义的帮助每位邻居,看似脾气暴躁却内心极其敏感。在其他两位妈妈眼中,活得最潇洒的正峰妈妈,却也将自己都奉献给了自己的家庭。

嫌弃家里的三个男人都是懒*,口头总是念叨着说“没有我你怎么活得下去”。在离开家两天时,一遍遍的嘱咐家里人东西在哪里,该怎么做。回来时却发现家里人没有她也过得很好,家里干干净净,她却失落无比。

这么多年做好了妻子和妈妈的职责,却在有一天发现自己并没有被家人强烈的需要着,大概是最难过的事。

我们终于可以体会妈妈的心情,懂得爱护她。 的回馈不是贵重的礼物,而是不论我们有多大,哪怕我们成长到也有了孩子的年龄,也让妈妈感觉自己被需要着。

妈妈最担心的,是曾经依偎着自己的孩子成为了一飞冲天的大鸟,而自己却成为了孩子的负担。

不是每一位妈妈,都能敏感的感受到子女的心理变化,正如有句话说:“妈妈也是 次做妈妈。”虽然有时候做得不好,但是也一直在做努力。

我有一位朋友和她的妈妈,两个人哪怕住在一个家里,却常常写信给对方,两个人无话不谈,到了高三时,她们的书信已经积累了几个盒子。

那时候我好羡慕她。我的妈妈却是一个粗神经的人,在我的少女时期我们搬家到一个新的城市生活,我晚上睡不着觉,容易做噩梦,想跟我妈一起睡。但是她拒绝我了,理由是我睡觉时会滚来滚去,她睡不好。

我上大学有一次去参加比赛,每天的行程超过12小时,组员也极度不配合,几天下来心力交瘁,也觉得委屈,跟我妈打电话抱怨,想得到她的安慰。她似乎满不在意的听完了,就讲起了另一个话题,对我之前所说的没有任何回应。

那时候我觉得我妈实在是太糟糕了。

但是我读大学时,妈妈会在每一次我从家返校时,提前几天就开始准备,把家乡的菜做好让我带走。每次打“吃了没?吃了什么?要吃好一点。”她没什么好给我的,就希望我能吃好。

有一次我回到学校,晚上收到妈妈的短信,她说:“你才走,我就好想你。”

我觉得不可思议,中国人向来羞于袒露自己的感情,我从来不好意思跟妈妈说“我爱你”或者“我想你”。但是妈妈竟然先说了,她也一定压制着内心的羞怯,才对孩子说出了“我想你。”

在孩子的心里,哪怕妈妈也有很多糟糕的地方,却和谁换都不可以。

每位妈妈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和孩子相处,我们也就这样有时和妈妈玩闹着、有时争吵着,磕磕绊绊的一起长大了。

当我们长大后,妈妈的脆弱才显现出来。总是希望孩子回到自己身边,总担心离得远了就见不到了。但是孩子想要的未来和生活,却不在自己身边。

作家龙应台的《目送》中,有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妈妈的伟大之处也在于,明知道自己与孩子的路途是不断分离,却还是这样充满悲伤又欣喜、期盼又担忧的看着我们长大了。

人生处处精彩,旅途皆是风光。这个周末一定有很多对我们来说好玩的事情,可以去看电影,可以去踏青,可以去谈恋爱。

但是别忘记了,可以和等在原地的妈妈度过的每一个日子。

母亲节发朋友圈只是一种形式,并不是坏事,但是如果只做表面工作,将毫无意义。

如果说不出“我爱你”,就多陪妈妈聊聊天,讲一讲你的生活,让她更了解长大后的你,是什么样子的。

成年人给妈妈 的礼物,是像孩子一样需要着她,也像大树一样爱护着她。

第38期全国母亲教育研习班6月6日~9日我在北京等您

第37期全国母亲教育研习班(天性教育专题精品小班),已于5月1日至4日在京圆满结束,12名来自全国各地的 学员与老师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五一小长假。

在专门为此次研习班学员举办的第期母亲教育论坛上,王东华(中国母亲教育运动发起人、《发现母亲》作者)、高玉萍(太原市十大杰出母亲、儿子曾为中科大少年班、拒剑桥博士全奖选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杨玉芬(清华大学老师、博士、女儿曾获耶鲁、哈佛本科全奖终选耶鲁)、苏圣姣(女儿现为美国藤校康乃尔大四在读)、马弘毅(首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女儿牛津博士、剑桥博导、现在世界银行总部任职)、互联网家教大咖淘猫妈等都发表了精彩的讲话。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位嘉宾参加了本次论坛。

洛阳市企业家读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牛津妈妈刘淑梅、美国杜兰大学妈妈严文娟、上海交大、美国密歇根大学妈妈尚社芬等来自全国各地12名学员,个个精神饱满信心倍增的参加了全程培训,度过了她们人生难忘并一定会产生重大影响的4天3夜的幸福时光。

作者:江晚灯,来源:长江日报最武汉。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ia.com/nrly/11722.html


冀ICP备19029570号-13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