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A股震荡分化加剧,基金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对于市场上的基金经理,特别是管理爆款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来说,今年普遍面临严峻挑战。
但是,震荡多变的市场,正是检验明星基金经理和爆款产品的试金石。
它可以让市场看清,盛名之下,明星基金经理的成色到底如何?
同时,市场的考验,也可以让基金经理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圈在哪里,管理半径是多少?是否具有大资金管理能力?自己有哪些弱点,哪些方面应该提高?
如果能经受住市场的洗礼考验,在管理体系上不断迭代与进化,无疑有望让基金经理完成豹变,更上一层楼。
唯有经受考验,才能成就顶流基金经理
在A股市场,只有兼具名气、业绩和规模的明星基金经理,才能被称为“顶流”。广发基金刘格菘,就是其中之一。
广发基金高级董事总经理刘格菘
一方面,他是年公募基金的业绩 。他管理的三只基金,在年收益率都超过%,包揽多只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前三名,这在公募历史上是很少见的。
另一方面,在年度 的号召力下,他的管理规模,也从年末的亿元,扩张到年中期的.79亿元,在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经理中,管理规模排名第四。
正所谓,树大招风,刘格菘的投资风格一度引起市场的争议。
有人评价他风格激进,在牛市中收益高,但在熊市的防守能力弱;有人说他风格单一,只买科技股,一旦风格轮换就落后了;更有一些人对他的从业经历入手,抨击其身上带着“*”的标签。
站在理性的角度分析,市场非议的焦点有两个:
一是集中配置某一两个行业的投资风格,净值往往容易大起大落;
二是存在路径依赖的风险,在这个市场风格下表现好,如果市场风向变了,怎么办?
毕竟,过往市场上出现的年度 ,大部分“昙花一现”,被称为“ 魔咒”。
不管外界怎么评价和分析,基金经理的投资水平到底怎么样,最终还是靠业绩说话,一年多过去了,刘格菘交了一份怎样的答卷呢?
年,偏股型基金的年度平均收益率超过40%,而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双擎升级混合A、广发创新升级、广发多元新兴股票,年的年度收益分别为66.36%、77.63%、63.46%,取得了明显的超额收益。
年已经过去一半,刘格菘管理的5只基金全部取得正收益,客观来说,这个数据表明,基金经理在规模快速扩大后,交出了一张不错的成绩单,体现了较好的业绩持续性。
表:刘格菘目前在管基金业绩情况
数据截至年6月30日,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
数据显示,截至年6月30日,刘格菘在管满2年以上产品的任职回报均超过%,任职年化回报都在30%以上。
无论是短期业绩,还是长期业绩,刘格菘都用净值表现,打破了外界关于“ 魔咒”的质疑。
刘格菘的五个关键词
成功并非偶然。
对于刘格菘来说,近两年声名鹊起、管理规模飙升背后,是他在证券行业十几年经验的积累,以及在投资、研究方面的不断精进。
近日,我查阅了刘格菘从业以来的所有访谈、管理组合的基金季报等。看完以后的直观感受是,看他的材料相当于深度学习的一个过程,他对市场的规律、投资方法论确实有不一样的思考。
结合自己的体会,我总结了他的几个关键词:
1、起于科技,不止于科技
很多人知道刘格菘,是因为他在年的时候,大举买入以芯片为代表的科技股,成为当年全市场公募基金的业绩 。
由此,刘格菘也被贴上了科技基金经理的标签。
但是实际上,刘格菘是一位比较全面的选手,投资能力覆盖科技、周期、消费。
刘格菘是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11年证券从业经历,近8年投资管理经验。
入行以来,刘格菘就一直不断扩大自己的覆盖行业广度,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他在入行的时候,曾负责金融和地产行业,属于偏周期的行业。
其后,他的研究领域增加了食品饮料行业,研究逐渐从宏观走向中观。
后来,他又覆盖科技等新兴行业。
经济学的专业背景,让刘格菘比较擅长做数据方面的一些研究,在行业数据变化、*策变化方面有较多的积累,通过分析行业的景气度,自上而下把握机会。
多年的积累、沉淀,让刘格菘成为一位比较全面的选手,对金融、消费、制造业、科技等不同板块都比较了解。
这种全面性,构成了他独特的优势,有助于其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市场机会。
2、中观配置,打破路径依赖
A股市场历来风格多变,历史上也曾存在基金业绩 路径依赖、单一风格的问题,曾经的“一哥”、“一姐”,在一战出名后,遇到市场风格转换,业绩就黯淡下去。
而刘格菘这两年的操作,并没有拘泥其过往成名的行业,没有依赖单一风格,重仓行业和品种一直在变化。
图:广发创新升级最近9个季度的重仓股
资料来源:Wind,招商证券,数据仅做展示,不做个股推荐。
刘格菘管理的组合,覆盖了包括中游制造、医药、消费、周期、金融地产在内的各大板块。
从行业来看,涵盖电子、医药、计算机、汽车、家电、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石油石化、通信、机械、传媒、非银金融等十几个不同的细分行业。
表:广发创新升级阶段性集中板块和行业标签
资料来源:Wind,招商证券
这和他在过往的经历有关。
“年下半年至年上半年,我管理的组合业绩表现不好,当时风格已经发生变化,但我固守在自己原来的风格,没有看到市场的变化。那一年,我对自己的投资体系进行深入的思考。”
过去,他在研究上,重个股、轻行业,自我的东西比较多,投资体系不够开放,组合贡献更多来自个股,而不是行业配置。
经过年的那轮反思后,刘格菘的投资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更加重视行业配置,而淡化自下而上的个股选择。
现在,刘格菘属于中观配置的风格,在研究时,他面向所有行业寻找机会,每个板块都会花精力看,对行业的基本面、产业趋势保持敏感。
因为不带偏见地看每一个行业,才不会有路径依赖,不会错过任何一个大方向的机会,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行业非中性配置。
3、非中性,不平庸
与自下而上选股的基金经理不同,刘格菘的特色是根据供需格局进行跨行业比较,依靠对产业链的深入研究,找到需求扩张的行业。
具体到组合构建层面,他的策略是做非中性的行业配置,即从未来几年可能表现 的产业方向中找出4-5个行业来重点配置,力争获取行业配置的阿尔法。
这样的组合,有更好的进攻性。
刘格菘从供需格局入手把握产业趋势,按照他的投资框架,他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ia.com/nrly/10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