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子

中国的工业40,不过是竹竿打月亮


第24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弯道超车”只会车毁人亡,当前中国企业需要的是构建工业4.0“前提的前提”。

文/包*

眼下工业4.0成为中国企业家的热门话题,据说,已经有研究所专门从事工业4.0的研究。但是,这个钱可能花瞎了,还不如拿这份钱去研究工业机器人!

在工业4.0热的背后,存在着一个中国人的企图心:在工业领域赶超世界,成为工业强国乃至老大。

在此,我想说的是:这是一个有意义的命题吗?

当有人在说这些事的时候,我希望大家先看看英国非主流经济学家舒马赫,在30多年前写的那本书《小的是美好的》。看完这本书你就会变得冷静了,面对工业4.0的话题,也不会那样亢奋或焦虑了。

“弯道超车”只会车毁人亡

有人把工业4.0看作机会,看作是赶超世界的机会。这种观点只有一些学者才想得出来,现实中的实业家是不敢这样想的。现实是具体的,工业领域中“人、机、料、法和系统”,无论哪个层面都表明,我们还在工业2.0的水平上。实践中的企业一定会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跨过工业3.0,直接进入工业4.0?

稍微接点地气的学者会说:达不到工业4.0,那我们就做工业3.5吧。

有良知的学者罗宾斯曾经说过,企业及管理学领域到底犯了什么毛病?名词、概念、说法年年翻新,使那些没有定力的企业,在赶时髦中疲于奔命。

在各种时髦的说法中,最耸人听闻的观点,莫过于“弯道超车”。发明这个说法的人会开车吗?弯道超车的事情只可能发生在赛场。在复杂多变的现实道路上,遇到弯道只能减速,一看二慢三通过,否则车毁人亡。即便想在赛道上弯道超车,车辆性能不行,驾驶技巧不行,也白搭,除非对手更不行。

从那些大V、大咖描述的工业4.0概念化蓝图来看,中国现实的工业技术基础与之差距很大。

为什么这么说?

竹竿打月亮,差的不是一点

在竞争性行业,至今没有很好的产业组织方式,无法在短期内用互联网的方式,把相关企业连接起来,更不要谈集成化和智能化,从原辅料到零配件到产成品生产。或者从需求到研发到制造,构建起一个互联网化的产业生态链。

现实的情况是,很多龙头企业或商界 企业,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产业组织方式”。甚至连自己的企业都没有组织好。说得夸张一点,这些企业往往是一个老板带着一群助手做买卖。

很少有这样的龙头企业或商界 企业,会出来扮演产业链的组织者角色,像日本丰田公司那样,认认真真地把供应链组织起来,形成一体化的关系体系。持续地帮助和扶持供应链厂家,并与它们共享产业价值链的长期价值和短期利益。

相反,中国的龙头企业更多是用自己在产业价值链中的谈判地位,包括品牌的影响力和靠近消费者的相对位置优势,倒逼供应链,挤压它们的利润空间,拖欠它们的货款,强迫它们短期内扩大产能并不予以订单承诺等。

当市场出现疲软,或降价促销的竞争压力太大时,这些龙头企业就开始跨界操作。几年以后,它们已经成为不相关多元化的企业。它们的战略通常是:以房地产为龙头,以商贸和证券为支柱,在商言商,全面发展,争夺阳光下的利润。

而工业4.0意味着要把一个个企业连接起来,要有真正意义上的产业组织者,用互联网的手段把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连接起来,这里面的差距有多大可想而知。

如果我们再往细节上看,那困难就更大了。凡是了解中国现状的人都知道,在这些行当的供应链上,集聚了一批素质与装备参差不齐的中小企业,有的甚至是手工业作坊,难以对它们进行有效的组织,使其形成供求一体化的关系体系。我想,不会有哪家龙头企业愿意去整合它们,把它们组织起来的,包括在物理层面上,把它们“集成”起来。

其中绝大多数供应链企业,离自动化或信息化差得太远。用农民的话说,好比竹竿打月亮,差的不是一点。

供应链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拿饮料或服装这类供应链很简单的企业来说,要把供应链管起来,没三五年根本做不到。何况现在要用互联网的方式,把这些企业及其作业流程中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想想就知道有多难。

工业4.0的数字化生存本质

连接不是目的,建立连接只是工业4.0的一个基础条件。产业链的组织者还必须把企业生态链各环节的信息,传到云上去,加以大数据处理,就更加难上加难了。大家费了那么大的劲,看不到其中的意义和价值。一句话,这样做靠什么挣钱?

有人会说,靠资本市场挣钱!因为这样做在资本市场有概念,可以通过路演圈很多钱。这属于资本家创富故事的范畴。实业家或企业家不能这么思考问题,当然有良知和良心的专家学者,更不能这样思考问题。

事情必须回到开始的地方。回到工业4.0的前提的前提,这就是有关数字化生存的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建立。

没有这个前提的前提,就不可能产生产业价值链或产业生态链的组织者。

换言之,组织者要利用外在影响力和支配力以及内在的冲动和方向感,去选择和整合供应链的企业,构建供求一体化的关系体系,共同为数字化生存的特定人群作贡献。

离开了这个前提的前提,离开了数字化生存的人群及其生活方式的需求,工业4.0只有提高效率的意义,只有提高响应市场速度的价值。这与工业3.0强调的生产柔性,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我赞赏这样的姿态,把工业4.0的蓝图仅仅当作一种理念和方向。无论是单个企业还是产业价值链,走向未来的战略突破口,在需求链上,在数字化生存的人群中。

中国有五六亿人口已经挂在移动互联网上了,他们或多或少、或浅或深地在利用移动互联网谋生、社交、娱乐和学习。这是一种庞大的资源,也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乃至走向工业4.0可资利用的条件。

对中国企业界而言,在环境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被严重透支的今天,这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字化生存人群的资源,必须加以充分的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白癜风治疗中药有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ia.com/nrjn/852.html


冀ICP备19029570号-13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