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子

开学第一课系列之大学何为追寻自


真正自由的思想从哪里开始诞生?我想,应该从大学开始。也只有可以让学生真正学会自由思想的学校才是我理想的大学。

编者按:金秋九月,开学在即,又会有一批新大学生进入“象牙塔”,这可能是20世纪 一代人,也可能是21世纪的 代人,他们对大学或许有着不同的畅想。但四年大学,我们应该有怎么样的期望,不如听听过来人的经验,凤凰评论力邀四川大学讲师周鼎,中山大学副教授方芗,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曹东勃,武汉大学教授纪莉,北京大学教授胡泳,东西南北中五校老师上一堂“开学 课”。

文丨周鼎(四川大学历史学院讲师)

如果询问今天的大学生为什么要读大学?绝大多数人的答案可能是:不读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没有好收入,没有好收入就买不起一套房子,买不起房子就找不到爱人,成不了家,等等。这样的回答并没有错,早在宋代,宋真宗不是也亲自撰写了一篇《劝学文》,说什么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金屋,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有女颜如玉。正因为抱着这种实用主义的心态看待大学,所以当许多高中毕业生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他们的老师和家长总是不断地提醒他们选择有前途的专业或预期收入高的专业。

对于这种实用主义的态度,美国*治哲学教授艾伦·布鲁姆(AllanBloom)曾经尖刻地批判说:“如果教育的核心是就业,那么除了难学的自然科学中最难学的东西以外,几乎没有一种专业在研究生学习之前需要两年以上的准备训练。其余的时间纯属浪费,或者说只是一段成熟期,……故也难怪,有那么多本科生到处打听上课,既没有计划,也没有打算提出的问题,只为填充他们的大学时光。”

这就如同我在川大接触到的众多大学生,其中大多数都是勤奋用功的孩子,每天忙着上课、去图书馆。然而,他们所有的忙碌几乎都来源于一种所谓的职业规划。很少看到他们为了某种发自内心的迫切需求去读书,尤其是傻傻地花很多时间读一些经典书籍。学历史的学生几乎不读哲学书,学哲学的学生也几乎不读历史书。最令人不解的是,他们并非不想读,而是没有时间。只是,如果现在都没有时间,恐怕一生也不会再有时间了。

我希望即将进入大学的莘莘学子记住,真正让大学成为大学的地方并不是你憧憬有用的专业课,而是那些看似无用的通识教育课。什么是“通识教育”?布鲁姆解释说,通识教育就是思考“人是什么”的问题。通识教育“帮助学生对自己提出这个问题,让他们明白答案既非一目了然,亦非无从寻觅;不去持续地







































北京看白癜风 的地方
哪里医院看白癜风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ia.com/nrjn/188.html


冀ICP备19029570号-13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