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子

韩剧请回答1988分析心理层面,看完


刷了一遍「请回答」看完了,觉得真的挺暖的,适合冬天,尤其是疫情的冬天。

特别是人物的刻画,非常赞。我感觉厉害的编剧都至少是半个心理学家。以我业余看剧人的眼光来看,一部剧的很大关键在于人物的塑造,这个有时甚至比情节重要,因为成功的人物塑造可以很好地推动情节,升华主题。尤其是像这种讲平凡生活的剧,并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但是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塑造,还是让这些平凡的生活变得熠熠生辉,动人心弦。

这部回忆普通人生活的剧,讲亲情友情爱情,笑点哭点都很多,最大的看点,应该就是焕善还是泽善。这个是编剧故意设置的贯穿始终的一条吊人胃口的主线。

也正是因为这个悬念,让粉丝们自动站成了2队,焕善*,泽善*。我也很心疼狗焕,但还是觉得泽善的结局是最合情合理的。

想从原生家庭和人物性格方面,粗略分析一下我站队泽善的理由。

一个人的性格受原生家庭影响很大,有遗传方面,养育模式,父母性格潜移默化的影响等方面。这部剧详细描写了几个孩子的父母和原生家庭,也可以当成是一部原生家庭的剧来看。

狗焕

狗焕和阿泽都算是比较木讷的一派,但是他俩的木讷又不是一个类型的。

狗焕的木讷主要表现在对自己情感的压抑和掩饰。

他跟父母的交流不多,不习惯表达自己的感情。即使痛心不已的时候,还跟自己说,“不能哭哭啼啼,不能心痛”。

这可能与他家的权威人物——狗焕妈有很大关系。他妈是长年穿豹纹的豹子女士,天下第一罗美兰。这个强势妈妈,刀子嘴豆腐心,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的暖男狗焕这一点跟她很像。

强势母亲养育的孩子,在感情上受压抑的可能性比较大。可能不被允许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而且容易被评判,就更会选择少沟通,少说少被评判。

强势母亲养育模式下的孩子,成年后往往会选择离开父母,后来成年后剧中离家最远的就是狗焕。

但是需要说明的有2点,

1.强势不等于没有爱,如果没有爱,孩子是难以离开父母的,没有勇气面对外面的世界。

2.同一个家庭,同一对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很可能有截然不同的性格。狗焕的哥哥就是完全可以直白沟通的人,看起来更像不着调的父亲,而不是母亲。这可能与出生顺序,微观养育模式,遗传等有关。

阿泽

阿泽也木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感情集中。不喜社交,慢热型,与不熟悉的人感情流露少。

2.他也有压抑自己的地方。但是这种压抑跟狗焕又不一样。

阿泽主要是幼年丧母,相对缺乏安全感。他主要压抑的是自己的负面情绪,全部自己消化。但他毕竟还是个孩子,无法全部消化,又过早地面对高压的成人世界,所以需要吃安眠药来维持睡眠。

所以什么年纪就应该什么样,孩子需要发脾气,撒娇,崩溃,有各种各样的情绪,用这些方式来发泄负面情绪。父母就是他的容器,可以让他的负面情绪有出口。

但是阿泽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长在单亲家庭里,父亲虽深爱着他,但却木讷不善沟通。所以他缺乏发泄负面情绪的容器。

他是个被迫早熟的孩子,又阴差阳错过早地走进了成人的世界。

生活中看似呆傻的他,其实早熟,又在围棋里参透人情世故,是剧中5个孩子里情商和智商最高的人。

所以,上天是公平的,他失去了母亲,却获得了围棋的天下;他有耀眼的光环,但是也为自己的成功付出了很多不平常的代价。

所以,人生,与其患得患失,不如平常对待,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难能可贵的是,他知世故而不世故。很喜欢那句对阿泽的剧评,“阳光里像个孩子,风雨里像个大人”。

更重要的是他擅长对他关心的人,表达正面的感情。

能坦诚地让周围的人知道他对德善的喜爱。

原生家庭的影响还体现在,在择偶上,阿泽和爸爸的选择很相似,都是喜欢熟悉的,长久相识的,又比较开朗的人。

插播人物——善宇

不是男一,本来没什么好说的,但是作为剧中最具代表性的“别人家的孩子”,品学兼优,男女老幼都喜欢的阳光大男孩,看看他的原生家庭,也很有启发。

他也是长在单亲家庭,但是父亲去世时他已是少年,所以受得打击和影响可能比幼年丧母的阿泽要少一些。主要是他有个阳光开朗又有爱的母亲。而且这个妈妈做饭还难吃。真是符合了心理学上对理想妈妈的定义“阳光有爱却又有点小糊涂”。

同样一件事,狗焕妈妈就会有评价和挑剔,但是善宇妈妈却是给予正面反馈,能看到人的长处。

这样的沟通模式下,孩子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也会大不相同。

真心佩服编剧对这些细节的呈现。

女主--德善

原生家庭出生顺序理论的应用。

典型的万国通用的千年老二,上有姐姐,下有弟弟,可能是最“爹不疼,娘不爱”的孩子了。所以她的内心对爱是很渴望的。

每个老二都是要在父母面前拼命证明自己的,努力让父母看见的孩子。只是证明自己的途径可能是不一样的,有的是通过学习成绩,有的通过乖巧,有的甚至通过叛逆。

可能是因为有了一个在学习上无法超越的上首尔大的姐姐,老二德善选择的证明自己的方式与姐姐明显相反,她虽然成绩不好,但是性格开朗,爱笑,会撒娇,还爱美,人见人爱。

他们这个家,也是剧里最吵的一家,从父母到孩子都是天天吵吵闹闹的。他们有热烈的爱,用热烈的方式(过热或过冷)去表达。所以德善也长成了是个热情吵闹的女孩。

站队

说回到站队问题,单纯从理性角度考虑,对一个相对缺爱,不太自信的女孩来说,狗焕的默默付出,但是不善言辞可能并不是理想的选择,即使在一起,以后的相处可能也会有沟通上的问题。

她更需要的可能是给她正面反馈和直接沟通的阿泽。

泽善的爱情让人觉得美好,还在于他们都能给对方无条件的爱——阿泽比赛可以输,德善也可以有很多缺点,这些都不会影响他们称为彼此眼中最好的那个人。

其他一些启发:

1.爱是最好的解药。

没有完美的父母和原生家庭,再完美的原生家庭也会给孩子带来一些伤痕。

所以剧中的每个人都不完美,每个人都带着一些伤痕,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去幸福。因为他们有最好的解药——爱,来自亲情友情爱情的爱。他们在爱中滋养彼此,获得幸福。

2.幸福的公式。

感觉成年后的阿泽应该是个比较幸福的人,因为他跟喜欢的人在一起,又有自己喜欢并擅长做的事。

哈佛大学幸福课的老师把幸福定义为“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目前我自己的定义是,幸福=爱+使命+自由。

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爱),有喜欢擅长并觉得有意义的使命,还有自由的心灵,人的幸福感会很高吧。

3.顺应天性。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不管原生家庭怎样,不管孩子成绩好坏,只要能让他们按照他们各自的个性去发展,都可以走好自己的路。

学校里的学习不过是人生的一个方面而已。就像新华字典里的那句话:“张华考上了大学,王力考去了中专,*在新华书店当服务员,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4.走心。

推荐这部走心的剧,让我们习惯了理性思考的大脑停下来,打磨一下我们的心的感受能力。

就像剧里说的,“或许家人最不懂,但懂不懂有什么可重要的呢,最终,消除隔阂的,不是无所不知的脑袋,而是手拉手,坚决不放手的那颗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ia.com/nrjn/14322.html


冀ICP备19029570号-13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