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29日中午,临安青山湖街道洪村的陈大伯正在家中吃饭,忽然听到养在院外树林里的鹅叫个不停,他出去一看,只见一只多斤的野猪正在撕咬他家的鹅,多只鹅已奄奄一息。
陈大伯下意识拿起身边的竹竿驱赶野猪,野猪被激怒,奋力扑了过来,大伯被重重扑倒在地,连续被野猪踩踏撕咬,伤得动弹不得。邻居闻声赶到,拨打了和。民警携带警用装备到现场,连开5枪击毙野猪,受伤的陈大伯被送到杭州的浙大二院烧伤科救治,经过植皮等一系列治疗,于4月中旬顺利出院。
近年来,野猪频频下山“闯祸”的消息屡见不鲜。
据《浙江省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报告》以及在全省各市区县所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浙江省境内野猪数量基本维持在10万头左右。
今年4月25日-29日,由国家林草局牵头,会同全国人大环资委调研室、公安部治安管理局等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来浙江开展调研。深入长兴、建德、文成等地,调查近年来野猪等野生动物造成人员伤害、农作物或其他财产损失的基本情况。
调研组充分肯定浙江在珍稀濒危物种保护、资源调查监测、野生动物造成危害管控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并提出下步工作要求,要科学评估致害情形、特点和趋势,多措并举,推动野猪等野生动物致害问题有效治理,及时为全国提供“浙江经验”。探索以“驱兽护园”为目的的种群调控模式,同时推动保险机构开展野生动物致害损失救助保险业务,有效减轻农户的财产性损失。
年3月路桥特警持枪在厂房里击毙野猪
一些偏僻山区上演猪进人退
原本有几十上百户的村庄也已搬走
野猪是杂食性动物,不挑食,繁殖效率极高,一胎能生8-12头,一年可以繁殖两次;野猪天敌少,老虎、豹子等大型猛兽野外几乎看不到;森林植被恢复,给野猪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生存环境。
以前,秋收时节,浙江根据各地野猪成灾情况会采取一些集中性狩猎时间。从年开始,浙江全省进行狩猎改革,试点地区逐渐取消猎区和猎民。自年起,全国立法明确,野生动物禁止捕杀、食用,各地狩猎队解散。
其中,丽水、温州等一些偏僻的山林区甚至被猖獗的野猪“攻陷”,上演猪进人退。如永嘉县北部山区少数空心自然村,由于野猪“攻城略地”不断扩大活动范围,不仅导致大面积的农作物被破坏,而且它们还会攻击人类、侵害牲畜。为了免受野猪的侵害,加上下山脱贫*策需要,原本有几十上百户的村庄,如今绝大多数都已搬走。
对付野猪的话,现在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驱赶。
前几日,我舟山的一个朋友滕先生和一头野猪四目相对。下午三四点钟,他带着上初中的儿子、妻子去普陀区沈院的后山爬山,“爬到半山腰,妻子说听到一声怪声,我当时也没注意,慢慢走过去后,发现山路外三四十米处的矮树丛中,一只大野猪瞪着眼睛望着我。”
“那一刻,我是怕的,我自己一个人倒是不怕它,可是旁边妻子、儿子都在,我只能假装镇定,带着他们慢慢远离那只野猪。还好,它并没有冲出来。”
滕先生说,当时这条山路上就他们一家,估计是闯入了野猪的领地,所以野猪发出了警报,可能因为最后没进入领地,所以“放”了他们一马。后来,他们从山上下来的时候,绕了路,“不敢再走原路。”
一位30年老猎人的寂寞:
以前一个狩猎季能捕杀上百头野猪现在5年没碰过猎枪谁来收拾这些家伙?
仙居,百分之八十以上都属于山区,山多林密,在这片土地上,55岁的张师傅已经打了近30年猎,尤其是每年冬季,当野猪泛滥破坏庄家时,他这样的猎人都会带着猎犬进山,最多的时候一个狩猎季猎杀上百头野猪。而如今,他已经5年多没有碰过猎枪。
张师傅是仙居人,上世纪90年初开始打猎,那个时候打猎,不少人是为了补贴家用。而随着经济发展,大家有了更稳定的收入来源,打猎逐渐变成一种爱好。
张师傅说,野猪损害庄稼的情况很多年前就存在了,一到秋天,瓜果稻谷成熟的季节,野猪就开始下山,窜入农田里搞破坏。最让人恨的是,一头野猪其实吃不了多少东西,但一破坏就是一大片,一个红薯啃几口就丢下,再去啃另外一个,一窝猪一个晚上轻轻松松就能祸害亩把地,稻谷、玉米地都是如此。
为了驱散野猪,农户会在田地里放鞭炮、扎稻草人,这个法子刚开始还有用,可久了就会被识破,尤其是稻草人会被野猪完全忽视,该干吗干吗。
年开始,张师傅就是所在镇的狩猎队队长,最初没有猎狗,他们都是带着手电筒,晚上10点以后出发,在被祸害的农田附近悄悄趴下来,靠耳朵来判断野猪来没来以及具体位置。
他说,“猎人持有狩猎证和持枪证,一旦狩猎季发生野猪损害庄稼的情况,就会组织人员前去捕杀。”
野猪看起来憨憨的,可其实它智商很高。张师傅说,野猪下山前会在密林里观察山下情况,如果看到或闻到人的味道,肯定不会下来,所以他们伏击时都要洗个澡换上干净的迷彩服,尽量降低身上的气味,同时埋伏的地点会选择在下风口,可即使如此捕杀成功概率并不高。
猎手们逐渐养起了狗,决定放狗去山里追着打。一开始,因为养的是当地土狗,只会追、叫,不敢上前咬野猪,对于猎手来说,基本上没有多大帮助。
“后来大家买来专业的猎狗,一条要两三万元,每户人家养上几条,加上土狗,多的人家养了七八条狗,这些猎狗带到现场闻过几次野猪气味,参加过几次围捕,就变得干练起来。”
每年9月30号到次年3月30号的狩猎季是狩猎队最忙的时间段,每次接到野猪破坏庄稼的电话,张师傅会联系上四五名队员,带上七八条猎犬赶过去,多数情况是人赶到时野猪已不知去向。
如果野猪没走远,基本会待在离农田一公里左右的地方,尤其是山脊附近,那里既有阳光又能听到两侧传来的声音,可以及时逃跑。
猎犬循着气味很快就能找到没走远的野猪,不过见到猎犬逃跑的多数是小野猪,那些成年的重达斤甚至斤的野猪不仅不跑,还会停下来跟猎犬对峙、打架。
虽然猎犬占有数量上的优势,但野猪皮糙肉厚,力量非常大,如果被獠牙击中,凶多吉少。
张师傅算了下,没有禁猎的前十来年,他们狩猎队被野猪咬死的猎犬有十几条,受伤的更是不计其数,其中一条狗的伤口缝了40多针。
最危险的一次,一头重达斤的野猪直奔张师傅撞来,被撞上刹那间,他成功躲掉,但也惊出一身冷汗。
在张师傅带队打猎生涯里,最多的一次打了5头野猪。他记得当时一个村的农田遭到野猪严重破坏,当地组织十几位猎人带着猎狗凌晨四点多出发赶去,到了以后,猎狗闻到田里野猪留下的气味,就往山上冲去,大概半个小时,在一片山林里,大家看到黑压压一片野猪,粗算下至少有十几头,最终大家合力干掉5头成年野猪,每头都在百斤以上。
“年,各乡镇的狩猎队取消掉,也就是从那年开始禁猎,枪被收回,至今再也没有打猎过。”张师傅说。
相关部门就要处理了。
年3月18日上午,
一段“一群野猪渡河”
以及“特警厂房里击毙野猪”的视频
霸屏了台州小伙伴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ia.com/nrjn/12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