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方正:与表弟讨论洪洞话之片段
人在外地,便容易想家,包括家乡的方言。数年前,还是用QQ的时代,正在上海交大读博士的表弟,在其空间日志中陆续发出一系列洪洞方言词汇,与在太原的我进行隔空交流。其格式是他提出一个词汇,然后以普通话的形式进行解释, 由我以留言的形式对该词汇的源流进行分析。一两个月的时间,居然形成了一个系列。数年来,岁月倥偬,沧桑几度,当年的对话却一直历历在目。昨日,登上废弃已久的QQ,进入表弟的空间日志,将这些对话逐一复制。凡戏谑之言,一律删除,仅留基本内容。兄弟私聊,无关宏旨,但应尚不属“群居终日,言不及义”。
词汇1木材罗不懂事。如常用“木材罗米年”指某人不懂事。“米年”就是眉眼。木,没有的意思。“材罗”应该是才略吧。是的是的。就是才略。阁下有才略得很啊!
词汇2宿瓦麻雀
卫:此种鸟住宿于屋瓦之下,故名。
词汇3:洪洞话中的经典:拨儿sho有个介宿瓦。意思是:树上有只麻雀。那么,问题来了,“树”的方言为啥是拨儿? ,洪洞话中有一部分是“音译词”,主要是羌族和蒙古族的一些词汇融入了汉语语汇。比如叫“妈”为“m?”,就是羌人发音,至今,四川的羌族还这么发音。洪洞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羌族人的聚集地,元朝时又曾是成吉思汗之孙拔都的封地,故而又不可避免地吸收了一些蒙古族发音。至今有很多莫名其妙的词语,都从异族而来。比如“乖”、“活z?”等;“拨儿”的发音,很可能如此;第二,在洪洞附近的一些县,叫树为“拨子”。后面的词缀不一样。这说明,这个发音应该由来已久,以至于在流传过程中已产生“同源而分流”的再演变。词汇4:七cho子八远形容比较远应该是长吧?是的是的。“七cho子八远”的结构与“七长八短”、“山遥水远”等成语一样,属于并列结构的的词组。语言有自身的规律,即使在方言之中,也会自觉地产生种种与书面语完全一致的语法结构。在“七cho子八远”中,”cho子”与“远”显然是同义。词汇5:撇者心里很舒服应该为平整,比如马路平整。洪洞话中用平整来表示心里舒服。例如:真撇者啊。。。说的对。就是“平整”,平整,就合乎规矩,让人非常惬意。这个词语,也应该由来已久。《红楼梦》中形容女性长相有“平头正脸”一词,则是人长得耐看。词汇6难子常用来骂人,其本义不详。呵呵,这是骂人话。每一种方言中最精微奥妙的地方,往往就在骂人的话中。“子”者,做也,造也,如“子饭”、“子活”。“难子”,就是说这个人相当难造……呵呵呵,辱及父母,涉及两性,不可说,不可说也……值得注意的是,洪洞赵城乃女娲故里,女娲造人就在这一带。“难子”即“难造”,应该与此传说也有密切联系。另外,洪洞河西一带,说“难生”,其意思应该相同。七八年前的一天,我坐火车回洪洞。在车上与对面的一南方人聊天。他说在在洪洞干过两年工程,只学会了一句洪洞话。我问:“哪一句?”那厮扶扶眼镜,温文尔雅地说:“怎难子!”
词汇7克罗儿
名词,但不知道算是“头的某个部位”的意思呢,还是“手指第二个关节弯曲”的意思?tiao克罗儿,即敲克罗尔,手指第二个关节弯曲,然后拿关节部位敲人的头部,叫做tiao克罗儿。
克罗儿,后面的“儿”为词缀,无实意,“克罗”即是壳颅,脑壳头颅是也。这个词再往深推,就有些怕怕了,“骷髅”……词汇8圪都圪都蹲扁担挑桶的那个东西,是带钩的铁棍或木棍。“圪都”就是“圪蹴”,即蹲的意思。至今,洪洞的妇女们哄小孩拉巴巴都说:“来,够,蹴哈……”有意思的是,这个词竟然产生了引申义,即“大便”。曾听到一位医生问患者:“大便怎么样?”患者曰:“两天了没圪都……”当时我在旁边听着,心里一动,顿时感到所谓的文言白话,所谓的雅俗之分,就是这样一点一点逐渐产生,分流的……至于“扁担挑桶的那个东西,是带钩的铁棍或木棍”则不是“圪都”,而是“圪斗”。夫“圪斗”者,扁担钩子是也。然其称之为“圪斗”,何以故?曰,此正洪洞话精妙之处也!点上支烟,泡上杯茶,且听我说来……“圪”这个字,在洪洞话中多用在名词词头,如你曾经举出的“疙瘩”、“圪峒”、“圪泡”、“疙窝”、“疙刺”以及“圪lio”、“圪带”等。总结一下上述词汇,便会得出结论:“圪”有不平整,不笔直的意思。至于“斗”,则更让人惊叹。还记得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句子吧?“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斗,即像北斗七星那样,弯曲、曲折。这在古汉语中不胜枚举。另外,“圪都”(“都”念du)可以发音为“圪斗”,但“圪斗”决不能发音为“圪都”,两个意思,并不一样。
词汇9亏s?
幸亏哟嘚,这些词都出来了!但是,还是可以解释解释的!“亏?”,即“亏煞”,幸亏,多亏的意思,由来已久。清代许云峤《雁帛书》中有这么几句,可为证据:“亏煞劳你远路传书也,受俺一拜!亏煞你些儿不错来寒舍,亏煞你冲风冒雪路途赊,亏煞你巧避那网罗弹射,亏煞你护包裹,纸帛半星儿无破缺。似这等书传天上,千古奇绝。”《水浒传》中也有这样的句子:“亏煞你两个施主:一个出钱的,一个出力的……”词汇10狐狸圪刺一种植物,带刺的。但是,为什么叫做狐狸呢?狐狸圪刺,是一种落叶灌木,吾乡一带,常见于比较干旱的坡崖高地。过去的时候,一些人家土窑洞边上也在所多见。如今,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狐狸圪刺已越来越少……圪刺,就是荆棘。至于为什么加“狐狸”这个动物名称,我想很可能是当初人们常看到狐狸常在这种灌木间出没,遂有了这个称谓。坟墓上也容易有这种植物。古诗云:“暮来狐兔塚中宿,夜归儿女笑灯前。”可为佐证。词汇11nou针儿一般指小女生打扮有些招摇。以前在农村,女生稍微打扮一下就会被“鄙视”。这个词应该是“奴者”。奴,有故作姿态,取悦于人的意思。而“者”,则用来表示“什么人”的意思。比如作者、学者、行者等。奴者,就是巧言令色,取悦于人的人。词汇12喔马儿若干天前喔,应该是那的意思,就是跟喔里(那里)的喔一样。马儿,与几马(今天)的马应该是一个意思,但是马是什么意思意思呢?喔,即“兀”,是“那”的意思。《水浒传》中常见“兀那汉子”“兀那婆娘”……“马”,有时候发音为“猫”,“喔猫”。我怀疑应该是“卯”,卯时,是过去早上上班报到的时间,现在还有一个词语“点卯”就是这样来的。想象一下,有一个人指着点卯册子说:“看,这一卯你没到,那一卯你到了……”,于是,有了“兀卯”、“这卯”、“再卯”……
词汇13简述
白开水
述即水。那么简述怎么来的呢?简述,就是煎水。煎者,熬也,烧开也。煎水,就是烧开的水。
词汇14顾len砖完整的一块砖顾len就是窟窿的意思,为啥窟窿转是完整的砖呢?这个好解释。顾len,不是窟窿,而是囫囵,完整的意思。词汇15吵毛一般说“不吵毛”,指某人不怎么样,一般指小孩儿。吵毛,怀疑是“照铆”,照铆是木匠或者泥瓦匠干活的时候要有板有眼,不错规矩。不照铆,就荒唐错误了。词汇16草底儿母鸡底儿就是鸡,但是为啥母鸡是草底儿呢?为啥母鸡是草底儿呢?这个问题我认为是这样的……鸡,肯定是一种鸟儿,但这种鸟儿不能在天上飞,只能在草间边走边刨食物。最关键的是,母鸡下蛋,是下在草里边的。圈养的历史,毕竟不长。所以,叫“草鸡”实在是名副其实。
词汇17聊兰
可以指某人很让人烦心(比如,怕人聊兰四俩——把人折腾坏了),还指张罗某事(几年书聊兰吞xio聚会的四呀诺?——今年谁张罗同学聚会的事情呢?)。
这个容易。在百度里一查就出来了。请看——撩乱(撩乱)1.纷乱;杂乱。唐韦应物《答重阳》诗:“坐使惊霜鬓,撩乱已如蓬。”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仔细把莺莺偷看,早教措大心撩乱。”《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公子听了,只乐得眼花儿撩乱,心花儿怒发。”2.缤纷。王安石《渔家傲》词之一:“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3.搅乱,扰乱。冰心《寄小读者》六:“我今日心厌凄恋的言词,再不说什么话来撩乱你们简单的意绪。”叶紫《电网外》四:“亲热的呼声,撩乱了王伯伯的视听。”
词汇18一者一般说“袜子不是一者”,意思是说“袜子不是一对儿"一者,表面意思是一只的意思,那么为什么说“袜子不是一对儿”时说成“袜子不是一只”呢?诚如足下所言,“袜子不是一者”的“一者”,是一只的意思,而实际意思是“袜子不是一对儿”。这是洪洞话中一种特殊语法,以部分代表全体。这种语法,文言文中比较多,比如“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兵甲”并非仅指兵器和盔甲,而指所有的粮草辎重,*事装备。词汇19过s?用来描述某人做事情有点过或有点夸张。类似的词有“加赛”、“架包子”。“过s?”一词,“过”有过分、过度之意。可以推断出“s?”有标准、分寸的含义。揆其本字,当是“色”。许多东西,颜色过了就意味着过分了,比如打饼子、炒菜、烤红薯,一旦颜色焦黑,便是过了火候,过分了。“加赛”一词则相对好理解一些,加乃添加、过分,“赛”有比的意思,意思是越来越夸张,越来越张狂。这个词汇在广胜寺一带不常用,为洪洞城区一带之用语。“架包子”,体会其意,当是“假豹子”之意,豹子为猛兽,可畏者也。而“假豹子”则不过如舞龙灯一样,在锣鼓声中虚张声势,动作夸张而已,相当于元曲中的“乔人物”。词汇20写不哈意思:理解不了,或者听不懂。其实应该为解(读作三声的xie)不下,应该是沿用了我们常说的“不解事”,解为懂得、明白之意。“解州解元解不下”,一字三音。《太平广记》记唐代宰相娄师德一事:……则天禁屠杀颇切,吏人弊于蔬菜。师德为御史大夫,因使至于陕。厨人进肉,师德曰:“敕禁屠杀,何为有此。厨人曰:“豺咬杀羊。”师德曰:“大解事豺。”乃食之。……可见,洪洞话中的“解事”一词由来已久。词汇21人那普通话:人家这个词可以从两个方面解释: ,人为他人,比如“先人后己”。那为代词,代表第三方。“人那”,即作为第三方的别人;第二,从音韵学的角度来讲,“那”“家”为同韵,可以相互通用或者意思相近。
词汇22说(二声)儿
普通话:凳子。准确地说,“说儿”是没有靠背的小凳子。我想这个词是“什(石)儿”的一音之转,“什”者,家什也;“儿”者,物件之小也。一个小小的家什物件,“什儿”。
词汇23山么
相关词:山么,团,聊吃。这几个词略有差别,但也不能翻译成“骗”。山者,扇也。扇者,有风也,吹的意思,强调夸大其词;团者,一个圈套也,强调本无其事,却因个人目的而骗人,挖个坑让人跳;聊吃者,撂置也,撂挑子放手,不管了,强调将别人中途闪了。表弟的专业是物电,精通德语英语,而我的领域是国学,浸淫经史子集。一个天天看洋文的理工博士,一个日日读古文的传统书生,却有着共同的文化成长背景。乡土文化,是每个人的文化母乳!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ia.com/nrjn/11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