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子

人类封锁之年


“宠物快递盲盒”、“金钱豹出逃”,最近一段时间“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议题再次进入大众视野,“人”、“动物”、“自然”,无论怎样排列组合,好像总有着不可弥合的裂痕。

过去的年,对人类来说无疑是沉重不堪的一年,这颗蔚蓝色星球陷入“封锁时期”,人类被迫“缩小活动范围,降低迁徙速度”。而也就是这段时间,人类得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动物身上,或者换句话说——人,走进了笼子,动物,则获得了更多的空间。

前不久,appleTV+发布了一部以动物为主角的纪录短片《地球改变之年》,在短短的40分钟里,让人们对“人与自然”“人与动物”这个议题产生了更加深刻的反思。

空气更清新,水质更干净,动物们开始以我们几十年都没见过的规模繁衍生息。仅在封锁后的几个小时内,全球噪音减少了70%,我们可以清晰的听到早晨上班高峰期的鸟叫声。同时空气污染也得到极大改善,短短几天时间,空气中的有*气体含量便下降至一半,而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印度,也在被封锁12天后,露出了于雾霾中隐藏了30年之久的喜马拉雅山。全球海龟数量的急剧下降,原因之一便是它们不愿在拥挤的海滩产卵。过去十年内海龟平均的筑巢成功率仅为40%。而封锁以后,国际游客减少了一亿一千四百万,原本人山人海的海滩,变得空无一人,这让濒危的海龟有了大量繁殖的机会。而当他们独享海滩,这个数字激增到61%……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南非开普敦的一片海滩,疫情之前无不展示着一幅人与企鹅“和平共处”的美好图卷:人类在海滩玩耍,而企鹅们从这里出发,潜入海水中捕鱼。那时,企鹅们会迎着朝霞出门,等日落之后再回家,喂养家中嗷嗷待哺的雏鸟。人与企鹅互不打扰,岁月静好。可直到去年,海滩对人类“关上大门”,人们才发现,这些企鹅并不是非要等到日落之后才会返回巢穴。“没有人类在场,它们几个小时就会来回一趟。”这一年,雏鸟成长得更快、更健康,更多幼崽活了下来,很多企鹅家庭甚至成功哺育了双胞胎。而这在往年是难以想象的。

短短时间内的如此改变,似乎戳破了一直以来的美好图景:人与动物的“和平共处”,会不会只是人类的一厢情愿?

我们不是大自然的主宰,我们只是其中的一员。疫情期间大自然的惊人变化即是证明:我们生活中微小的改变或许会对自然界带来巨大影响。虽然这次封锁的影响不会一直持续下去,但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一些经验教训来保护自然,善待自然,哪怕我们只做出一点改变,也许就可以改善地球的环境。毕竟大自然是以一种深刻而惊人的方式紧密联系着一切,而我们要做的,不过是找到一个让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平共处的方法。

作者简介:

赵梓淇,男,20岁,毕业于沂水县 中学。爱好:游泳,钢琴,自驾游。

文字编写:赵梓淇

图文编辑:邵作彬

稿件审核:梁楷辰

执行主编:徐海川

总编辑:朱启前

图片来源于网络

投稿邮箱:

.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ia.com/nrjn/11497.html


冀ICP备19029570号-13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