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教育的核心问题不是出在我们的学术、不是出在我们学生的能力、不是出在改革、
我对教育的信仰就是要回归到教育的规律,慢慢地、静静地、悄悄地做,不要浮躁、不要显摆。一定会有我们想要的结果,那个时候我们的孩子不管是分数、才能,还是能力都很好,他们的灵*也很丰满。这才是教育新常态。
古希腊有个哲学家叫西塞罗,他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学习或者教育对学生本身来说最核心的应该是为己的,不是为别人学的,不是为父母学的,而是为丰富自己学的,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一个 的孩子,又会弹钢琴、又会跳舞,还会画画,学习成绩还好。长大了,读初中了也是什么都会,每次考试前几名,考上重点高中,高考又成为状元或者前几名,考上国外或者国内 的大学。很多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几年以后读研究生,再读博士。
你看,父母亲也荣耀了,感觉我的孩子很 ,不到45岁可能就是一个副处级干部了,不到50岁就是个正处级干部了。亲戚朋友、同学、家人逢人便说我的孩子有出息。
不到55岁他就进监狱里去了,父母亲这个时候还流着一行老泪,“我的孩子怎么会出现这个情况?!”自己的子女刚好长大成人,进去肯定是有很多原因的。现在它已经成了普遍现象了,芮成钢不就是吗?
这样的教育、这样的结果是我们要的吗?当年我们追求分数、琴棋书画、那么多才干, 走向芮成钢这个道路,那我们就要思考了,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
1
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
引导孩子转向爱、善、智慧
那么我们现在能不能不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教育,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是不是灵*出了问题。柏拉图说过一句话“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那么我请问转向哪?往哪转?引导孩子转向分数、转向才能、转向才干、转向本事?都不是。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写了一本书《教育就是解放心灵》。解放心灵,按柏拉图的语境来说心灵究竟应该转向哪里?我研究的结果是转向爱、转向善、转向智慧。
你学过哲学,在西方哲学里面“爱智慧”就是哲学,那我加一个善,一个人的灵*深处有爱、善、智慧这三样东西,你说这个人今后差一点技术、差一点才能,又能差到哪里去呢?而恰恰这个东西是我们全世界的普适价值,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忘了。
2
教育就像养花一样,一边养一边看,一边静待花开
人生就应该是一个“慢”的艺术,教育亦如此。我的一位学生的女儿,当年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带到我家里来看望我。她说:“老师,你看我的孩子不爱吃饭,瘦小,*毛丫头,怎么办啊老师?”
我说:“你这孩子多少岁?”“10岁。”我说“才10岁你着什么急啊。”“她学习成绩也不行,吃饭也不行,比同龄人都要矮一头,怎么得了。”我说:“你形象不错,自己的孩子会差多少呢,你不要着急,太在乎这个东西没用,养人要慢慢来,你着急她也不会长,拔苗敢拔吗?”
年,高考结束以后,志愿都填报完了,录取通知书来了,她带着一个亭亭玉立,长得很漂亮的女孩子来,说:“叫师爷爷。这就是当年那个*毛丫头。”我说:“你看你当年是不是很着急?孩子几年工夫,长得比你还高,比你还漂亮,这次还考了一个好大学。”她说:“当时我真的着急,现在还是觉得很自豪的。”
我从这个例子当中深刻地体会到教育就是“慢”的艺术,什么叫教育?教育就像养花一样,一边养一边看,一边静待花开,我把这句话送给你们两个,子女就要这样养,要慢,不要着急。上帝让他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就一定要给予他存在的价值体现,你记得我这句话,黑格尔说“存在即价值”。
3
适合的就是 的教育;
每一个学生成才的途径和方式没有确定的指向
现在的某些学校说“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都是这样的无聊、矫情的语言,以为这样就能把教育做好了?
不要今天看到我们校园门口上写着“热烈祝贺某某成为文(理)科状元,考上清华、北大”,就以为这样的孩子将来一定会成功。我刚才说了,孩子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说一个孩子为什么有价值?因为他有可能性,他有无限的可能性。
所以我的结论是: ,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式方法,适合的就是 的教育;第二,每一个学生成才的途径和方式没有确定指向。
不要以为你的孩子现在喜欢画画、喜欢弹钢琴,他今后就一定是个艺术家,可能他今后从事的工作和这个一点关系都没有,他有无限可能性。看一个孩子成绩不行就开始下结论,说这孩子今后是擦皮鞋的或者将来没有出息,哪有这样的教育呢?
我们现在好多名校干什么事,名校选孩子读书,因为优质教育资源有限,选择名校的人就多,于是名校就有资格来进行筛选,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来说是对的,但是从做教育的角度来说又是错的,选择人的教育叫“伪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还要考试入学,两科语数,小学低于分,没有特长,一律不能录取。我所在的学校收的是几十分、左右的孩子,我们还是要把他们教出来的。
4
教育的新常态就是要摒弃浮躁、功利,回归到教育规律
为什么习总书记说要潜心育人?潜心是一种境界,现在有几个人可以潜下心来做事?我们好多时候都把学生当作了手段,而不把学生当作我们的目的。你看,为什么当作手段了?使劲培养,培养好了以后我得高额奖金,这是他获得奖金的手段、获得名誉的手段,于是难免浮躁。
现在有很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手段,学这样、学那样、考状元、读名校都是脸面的问题,就是当成一种手段。一旦用孩子的成长来满足我们成年人的某种欲望或者需求的时候,我们的教育一定出问题。
我说一个简单的教育规律,看看我们现在有多少人不知道。现在初中老师布置作业,孩子11、12点基本上做不完,高三就更不说了。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孩子,他的成长规律是怎么样的?这些孩子在深夜11点到3点之间,尤其是1点到3点之间,脑垂体分泌两种很重要的激素,一种叫性激素,一种叫生长激素。有光照、有压力它不会分泌。
所以,孩子如果睡眠不好、压力大,他长得就不好,这就是规律。如果老师懂了这个规律,那布置作业的时候就一个要求,最迟10点半孩子必须入睡。因为孩子入睡两个小时以后才可能进入深睡状态。你看我们现在遵循这些规律了吗?不管,使劲学,为了分数、为了技能、为了才干。
所以我对教育的信仰就是要回归到教育的规律,慢慢地、静静地、悄悄地做,不要浮躁、不要显摆。一定会有我们想要的结果,那个时候我们的孩子不管是分数、才能,还是能力都很好,他们的灵*也很丰满。这才是教育新常态。
5
教育必须基于三个原则:中庸、可能和适当
教育怎么做呢?这个问题也是教育的哲学思辨。没有分数(检验)的教育是不成立的,只谈分数的教育肯定是有缺陷的,这就是哲学。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哲学家是怎么看待教育的,最经典的亚里士多德的原话“教育必须基于三个原则,中庸、可能和适当”。
中庸,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总之不偏左不移右、不偏下不偏上,守中为上。我个人认为中庸才是人生、乃至做教育的 的哲学,就是说我们做教育不要太过头了,也不要不够,就这么简单。什么叫过头?现在我们就做过头了,在技术层面上不断地改,改得我们老师都不知道怎么上课了,领导也不知道怎么布置工作了。学校教育成了这样子就是过了头,忘记了还有教育规律,还有教育自身内在的东西。
第二个,“可能”是指我们要知道孩子的未来具有一切可能性,现在他所学的,甚至他的才能,他的分数,不能代表他今后能做什么,会做什么。但是他现在又必须要分数,所以他又必须要勤奋学习。我个人认为这些都不能丢,这样才能够确保未来的可能性存在。
所以这里面有个适当,“适当”实际上是我们的教育的方式方法一定要符合规律,要适合孩子。不要看到邻居家的孩子琴棋书画什么都学,也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学。你是博士,说博士的儿子就要比别人学得多一些,这样思考问题就错了,不适合他的学了没用,一定要学这个孩子内心喜欢的东西。
6
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
我们的教育还是应该回到像孔子说的,孟子说的,包括蒙田说的,“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古希腊有个哲学家叫西塞罗,他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你看我们现在做教育都是为了适应外界,很多同学因为要去适应社会,结果就把社会最乱的东西学会了,我们学校教的主流价值全部忘了,所以就是必须要丰富内心。
简单的说,学习或者教育对学生本身来说最核心的应该是为己的,不是为别人学的,不是为父母学的,而是为丰富自己学的,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他通过自己学到的东西再来回馈社会,这是我们的一个附属产品。他为自己学的一个附属产品、客观产品就是他一定是为这个社会做好,他自己如果都不丰富怎么能够为社会好,他是破坏社会的。
什么是NLP
NLP是神经语言程序学(Neuro-LinguisticProgramming)的英文缩写。在香港,也有意译为身心语法程式学的。N(Neuro)指的是神经,包括大脑和思维过程。L(Linguistic)是指语言,P(Programming)是指程序,可以透过更新软件而改变信念系统等。
NLP心理实操技能称之为“身心灵”成长,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运作系统,如何了解自己?我是谁?比方说:知彼知己,首先需要了解自己,才能做到更好的知彼。
NLP心理实操技能让你了解自己是怎么运作的,你的内在心灵空间是如何,你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以及系统法则与世界的关系。通过系统的学习和专业的督导让您体验到知识,运用知识,活出知识,走自己幸福的卓越人生。
个人成长-课程设置
■自我生存策略和应对模式的探索
■有效认知地图的建构
■内在积压情绪能量的释放
■自我内在能量的疗愈与整合
适合人群
■希望孩子更成功、家庭更和谐的父母、准父母们;
■希望加强学习效果、促进孩子成长的教育工作者;
■热爱生活,渴望提升生命品质的朋友;
■心理学爱好者,多维度探索如何智慧地去爱、工作和生活。
课程特色
■课程通俗易懂,不会涉及太多专业术语,有无心理学背景都可学习;
■把焦点放在“解决”而不是“问题”上;
■包含大量实用技巧,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理论与实践结合,每天两个小时助教老师带领,充分掌握技巧;
■导师讲授与演示相结合,让学员对每个技巧有立体认识;
■是一门系统的学问,让每位学员都有充分提升的机会;
■是一个安全的空间,让你结交一生的朋友。
导师介绍
赵书锋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企业与个人生命教练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师从NLP教练之道创始人李文超、NLP国内亲子教练 人徐秋秋
■NLP亲子导师
■简快心理辅导师
■家庭系统排列师
■职业发展规划师
■催眠师
■河南爱心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
十二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验,负责企业的人才团队培养和建设。从年开始,持续师从国内外大师系统学习NLP、萨提亚、系统排列、催眠、精神分析、简快疗法等,在实践中,她融合中西方的文化特点,整合出自己的分享风格:简洁明快,深入浅出,鞭辟入里,举重若轻。
她具有深厚的心理学功底,敏锐的行为心理洞察力,能够真正快速有效地支持他人。她致力于NLP技术在生活、工作各个领域的运用,并将传播这门学问当做人生的使命。她的课程以实战为主!不仅仅让你学到NLP,更让你用出来NLP,活出来NLP。
她坚信每位学员都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学习的目的正是如此。
课程安排
NLP个人成长工作坊
年12月9-10日(上午8:30签到,9:00正式开始)
原价:0元/2天;现价:元/人;夫妻同报,另一人半价;
郑州市惠济区南阳路与兴隆铺路交叉口东北角凯润商务酒店三楼VIP6厅
乘坐路、B23路、路、8路、91路,到南阳寨下车东北角即到。
(白芷酊白癜风什么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ia.com/nrjj/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