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子

以爱的名义矫情


运动慢慢来 健康慢慢在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m/15588.html
ta被自己感动了01.一个退休老爷爷每天都会去银行网点向某公益基金会捐款1元钱。天,从不间断。一个老年人这样细水长流的支持公益,他的内心一定非常善良和有爱。人人称赞。但情况却并非完全如此。他每天捐一块钱到银行的特定账户里,这意味着每天银行经理都要为此去打一份1块钱的单据,然后送到其他部门处理。这让年轻的经理苦不堪言。或许这位老大爷年轻的时候读过《读者》上的某篇文摘,里面讲到了一个国外的老年人每天去做同样的事情。于是他深受感动,便立下决心,自己退休之后也要效仿去坚持这么一件事。他做到了,这很不容易,但是成全他执念的是对银行效率的浪费。他花费的社会成本与他的公益付出极不成比例。如果这位老年人的1块钱是用生命挤出来的,那我们倒也无话可说。但显然不是这样。他本来可以一次性捐献元。但他的执念让他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听不得他人的建议,比如先放到储钱罐里。以自我为中心的爱,就是一种矫情。02.一个孩子在草坪上吃土。旁边过来一个邻居阿姨,对着年轻的妈妈说道:你的孩子真可怜,连像样的玩具都没有。这位妈妈一下子情绪激动,哽咽了。她突然觉得自己一点不称职,从来不舍得给孩子多买点玩具。然后她又想到,自己婆婆也很抠,平时买菜都不主动掏钱,更别说给孩子买玩具了。她又想到自己的老公每天加班,却挣不了多少钱,没钱买进口奶粉,让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一想到孩子都已经4,5岁了,比别的孩子少玩了多少玩具,少享受了多少乐趣啊。她变得无比难过和怨气。其实真实的情况是,老公和婆婆一家从小没有买玩具的习惯而已,并非舍不得。

这个事情沟通一下就可以,跟爱不爱无关,更谈不上可怜。

被他人绑架的爱,也是一种矫情。03.可是我们总是用这样的方式陷入到不自知的矫情中。矫情是因为想要得到,但由于一些原因得不到,然后又怨天尤人的沉醉在某种负面的情绪里。因为不容易得到,所以一旦得到了就开始显摆和秀。比如去了某个地方旅游,秀秀图也就罢了,还要标明一下地址,顺便发发从导游那里听来的八卦,装装逼。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去了某银行总部工作,他很想大有发展,但是银行哪有那么快?有一次参加培训,在食堂里吃饭正好坐在几位领导旁边。于是他偷听了领导们的谈话,然后一本正经的发个朋友圈做个总结,表下对组织的热爱和坚定的决心,仿佛已经进入权力核心。其实这场谈话里根本没有他的角色。但功利之心充斥了他的头脑。这样的年轻人,乃至中年人都很多,跟芮成钢如出一辙。很可笑,但是没有人会提醒他们。04.所谓矫情就是因夸大实际而过度表现出来的情绪。本来这事情没那么糟糕或者美好,非要找到一些逻辑让自己相信,然后不能自拔,进而自怜或者自恋。身边的人往往会很尴尬,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却又没严重到必须当面指出来。所以矫情的人会越来越矫情而不自知。最终变成了一种心理亚健康。

要解决这个问题,得首先学会客观的理解现状和评估形势。

这可不容易,很多人缺乏见识,对本来常见的事情大惊小怪,比如 次出国旅游。这种情况倒好办,多走走转转就好多了。但有的人则是因为缺乏系统严格的科学人文训练,把一些偶然事件当成必然,于是沉沦在错误的认知里。这种情况很难纠正。这类人文青比较多。文青跟传统的文学青年大不一样,前者是半吊子,深受碎片化鸡汤之害,考虑问题跳跃性强却没逻辑,或者常用语言的逻辑替代了真实的逻辑,享受于自我编制的气氛中。矫情的根本原因是无知却以为自知。所以,多读书方不受己惑。孤独的人在寻找着定位,ta焦虑、迷惑和胆怯,但依然没有放弃自我拷问的勇气;ta艰难的将自己的圆圈向外扩展,但常常受挫并感到彷徨;终有一天,ta发现自己并不孤单,许多ta也在经历同样的过程;于是,ta与ta们同行海松(haisong2)财经专栏作者工科背景的经济学博士财经大学教师创业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ia.com/nrjj/5426.html


冀ICP备19029570号-13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