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白脸族美女媚金跟凤凰族的小伙豹子对歌生情,约好半夜在山上宝石洞见面定情,豹子迟迟未来,媚金伤心自杀,豹子赶到后也殉情而亡,这既是《媚金、豹子、与那羊》的故事简介。
沈从文通过这看似平常的故事,再次把我们带入湘西大山里,让你看那些世态人情一幕幕流过,如湘西之水,淙淙有声。
无论从故事简介还是小说表面上看,这就是一对青年男女因爱而亡的感人故事,部分像改良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对此沈从文曾多次感叹:“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照例被忽略,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
其实这故事的主角并非只媚金和豹子这对痴情男女,而是《媚金、豹子、与那羊》。这个不到二十页的短篇中,“羊”出现了70多次,两个人物无不与羊有着重大关系,羊左右着这对男女的爱情与命运,是导致他们殉情的罪魁祸首。
甚至可以说,这完全就是一桩事先找羊的凶杀案,那么,真凶就确定是这只可怜弱小又无辜的雪白小山羊了么?不,找羊只是个借口,《媚金、豹子、与那羊》找的是人性中的光明,作者的用意,是通过找羊反思人性。
1、豹子寻羊/媚金猜忌:追求完美是悲剧的预言
在他们当地有那样一个传统,男人跟相爱的女人第一夜定情时,一定要送女孩一只雪白的小山羊作为定情物。
豹子在跟媚金约定好夜晚相会地点后,就急匆匆去寨子里寻找心仪的小山羊了,媚金也沐浴更衣,把最好的衣服、首饰都穿戴上,还带了个装满酒的长颈葫芦,一个装满了钱的绣花荷包,一把锋利的小刀,去宝石洞等心上人。
道谢伯伯,今天是豹子第一次与女人取信的事,我不好把一只平常的羊充数。”“但是我劝你不要羊也成。使新妇久候不是好事。新妇所要的并不是羊。”“我不能照伯伯的忠告行事,因为我答应了我的新妇。”
豹子在寨子里找了半个晚上,都没能找到可以匹配给媚金的完美小山羊,尽管地保大叔再三暗示他,要紧的是约会,羊不打紧,可他就是听不进去,掉头又去别处找羊了,一直到天快亮了,才抱着一只半路遇到的瘸腿小羊赶到宝石洞来赴约。
媚金左等右等豹子不来,以为自己被骗了,豹子完美的形象瞬间坍塌,她的自信也随之崩溃,刀子刚扎进心窝,豹子就进来了。
他们实在是太爱对方了,总想把最好的给予彼此,总把一切美好都附加在对方身上,也总是把对方想象成完美无缺,没有半点瑕疵的完人,其实这是一切热恋中人的弊病。
即便豹子与媚金没发生这场因羊惹出的悲剧,好好的成了一家人,用不多久,他们也会因对方虚幻的完美形象,在现实中破灭而痛苦万分。
追求完美的人,容不得自己生活里有半点不如意,但人就是残缺的,所以才需要找到另一半与自己吻合,世上也没有完美,正因如此,人类与社会才会不断的进步与发展。
完美则意味着再无上升与前进的可能,就像含苞欲放的花蕾,有盛放那一天可期待,而盛放的花则在一步步走向衰败。
人,可以追求上进,但绝不能掉入苛求完美的陷阱,一切对完美的追求,都是自酿悲剧的预言,表面上看,媚金与豹子的死是因为那羊,其实他们苛求完美的个性酿造了部分悲剧之因。
湘西男女对歌定情
2、羊/处子血:民间文化劣根性的映现
为什么定情物不能是古代人常用的香囊、玉佩、扇坠来定,那该多优雅唯美,为啥非要牵只咩咩乱叫的小山羊定情,还非得要雪白色的?
这就关乎到他们当地的传统风俗,男人跟女人第一夜定情时,男人要用一只雪白的小山羊换取女人的处子之血。
假如豹子不执意找最纯洁无瑕的羊,听从地保的建议早点去见媚金,他俩人的悲剧都不会发生,但在豹子心里,跟媚金约会这件事,显然不如用羊换取处子血这件事更重要,换句话说,他对媚金的爱不如对名声的爱更强烈,这种贞操观是普遍根植在旧时男权社会中男人们脑海里的。
媚金也是一样,尽管表面上白家族女子生活很放的开,遇到对歌、对上眼的男人就可以私定终身,然后委身于他,不像我们其他民族这样,非得三媒六证,仪式重重,但其实在骨子里,儒家文化传统下的女性心理都是一样的,把名气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而且当地汉苗通婚很多,汉族文化对民俗传统的严格遵守也给使当地风俗更倾向与贞操名节这种恶俗的东西。
媚金是远近出名的美人,她对自己的名节看的只会比一般女孩更重,当认定自己被豹子欺骗耍弄后,她觉得没脸再活下去了。
地方的好习惯是消灭了,民族的热情是下降了,女人也慢慢的象中国女人,把爱情移到牛羊金银虚名虚事上来了,爱情的地位显然是已经堕落,美的歌声与美的身体同样被其他物质战胜成为无用东西了。
此处,连一向淡定的沈从文老先生都忍不住跳出来,对这种民间劣根性的腐朽传统进行鞭挞了。
美好的情感因附着上了腐朽卑劣的民俗而变质,美好的男女因恶劣旧传统的而殒命,他们双双死去的宝石洞,却被后人装点成爱情的圣殿,供游人来观赏游玩,这真是对爱情莫大讽刺。
豹子与媚金本就因这种舍本逐末,南辕北辙的行为丧了命,后人又在这基础上更背离了纯真情感的初衷,宝石洞是豹子、媚金的失乐园,却在供奉上菩萨,装点一新后成了痴情男女们的游乐园,成为湘西旧传统,民俗劣根性的最佳诠释点,个体为其所戕害的鲜明注脚。
完美的恋人在梦里
3、无常/应变:四重结局罗生门带来的启示
这篇小说还有一个鲜明的特色,与日本大名鼎鼎的小说《罗生门》异曲同工,那就是对于媚金、豹子的死因,开篇就有四个说法,也就是这故事其实有四个结局,谁也不知道究竟哪个才是真相。
·结局1
豹子答应了女人夜里到洞中去,因为是初次,他预备牵一匹小山羊去送女人,用白羊换媚金贞女的红血,所作的纵是罪恶,似乎神也许可了。
谁知到夜豹子把事情忘了,等了一夜的媚金,因无男子的温暖,就冷死在洞中,豹子在家中睡到天明才记起,赶即去,则女人已死了,豹子就用自己身边的刀自杀在女人身旁。
这结局简直就是,白玫瑰、红玫瑰的翻版,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得到的便成了令人恶心的蚊子血——媚金答应了约会,豹子才会忘记约会,豹子爽约了,媚金才会忍无可忍,人性的反思与鞭挞永不过时。
·结局2
一则说则豹子当时没死,因此后仍然常听到媚金的歌,又寻不到唱歌人,所以自杀了。
这是民间对负心汉的鞭挞、批判么?古代戏曲里有很多这种被辜负自杀后的女子魂魄来找负心男哭诉索命的故事,比如:蒲剧《打神告庙》、京剧《活捉张三郎》,这其实是古代被压迫、被侮辱的女性们求告无门后的复仇幻想。
·结局3
媚金等候豹子不来,以为自己被欺,终于自杀了。豹子是因了那一只羊的原故,爽了约,到时则媚金已死,所以豹子就从媚金胸上拔出那把刀来,陷到自己胸里去,也倒在洞中。
至于羊此后的消息,以及为什么平时极有信用的豹子,却在这约会上成了无信的男子,是应当问那一只羊了。都因为那一只羊,一件喜事变成了一件悲剧,无怪乎白脸族苗人如今有不吃羊肉的理由。
羊果真成了替罪羊,人做的孽,却要畜生来背锅,是欺负人家不会发声喊冤么?
·结局4
得知豹子是因为寻找完美的羊才迟到,媚金后悔了,但生命已不可挽回,看到媚金自杀了,豹子也后悔了,但已无力回天,他痛苦哀嚎,得了羊丢了人,我到底做了什么啊,拔出媚金胸口的刀子自杀了。
第四个结局相对前面几个来说,还算是比较接近完美的,毕竟男女在最后都明白了对方心迹,死也无憾了,但假如双方都没那么追求完美,在意什么贞操、名节,就都不会死,好好的凑成一对儿,幸福和美的活下去该是多么好呢。
沈从文一生心系的湘西山水
至于说四个结局中,到底哪个是真相,都是真相!
因为那个年代有无数个豹子和媚金,也会发生跟他们类似的无数爱情悲剧,故事的开头都是一样的美好,故事的结局却大相径庭,这是时代悲剧,恶俗的牺牲品,也是人性的悲歌。
最后,四个结局殊途同归,其实都在强调一个道理:人生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变故,我们一定要永远记得:最初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坚定目标,顺势应变,活在当下!
白色小山羊依旧是可怜弱小又无辜的小天使,说它是凶手确实有背锅的冤屈,其实凶手还是来自人类自己因循守旧的固化思维,舍本琢末的求全责备,对自私人性的肆意纵容。
不管科技多么的日新月异,在人性上的反思自省永不过时,不管人类未来变成什么样子,情感永远是我们生命赖以生存的核心,这就是沈从文先生借《媚金、豹子与那羊》送给我们的最深刻启迪。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ia.com/nrjj/15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