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www.kstejiao.com/etbz/360.html有朋友问:历史上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的分水岭是什么?
答:是三家分晋事件。
一
司马光把“三家分晋”当成了东周时代大变革的导火索。所谓“三家分晋”其实就是,晋国家臣“韩、赵、魏”瓜分了晋国后,经过一番算计后,逼迫周天子承认了他们的诸侯地位。
司马光并不责怪三家,反而认为是周天子坏了礼法名分。
所谓礼法就是以礼治国。所谓名分,就是披着礼法外衣的森严的等级制度,也是既得利益者维护既得利益的身份认同。就好比现代的公司上市一样,但凡想上市都必须要得到老大的点头,否则只能望洋兴叹。
周天子自己破坏了这个平衡,直接把背叛晋国大哥的三个反骨崽“韩、赵、魏”封为诸侯,使得这三家成功上市了,直接打破了“市场”平衡,瞬间大家觉醒了,原来游戏还能这么玩?
于是,春秋时代结束,战国时代开场。
有朋友说,周天子是被“韩、赵、魏”三家(下称三晋)逼迫的,这话对也不对。
二
毋庸置疑,周天子式微是肉眼可见的,俨然活成了吉祥物。但是,周天子并不蠢,他智商再低,也不会可能轻易同意“三晋”上市。
有朋友说,是因为韩国跟东周靠一起,如果周天子不听话,“韩、赵、魏”三家就会挥舞拳头胖揍周天子。
确实有点道理,但彼时的春秋末期,“三晋”的实力虽然势不可挡,但论资排辈讲,怎么也论不到“三晋”,老牌大国齐国、楚国个个都是膀大腰圆,虎背熊腰。
说起来“三晋”能上市,还真就跟齐国有关系。彼时,齐国发生内乱,向周天子求救。作为大家长的周天子岂能坐视不管?
他想管,可是力有不逮,毕竟谁会在意一个吉祥物的感受呢?
这时候,“三晋”觉得机会来了,异口同声的说:“老大消消气,我们帮你教训齐国”。可是问题来了,他们没资格。比如,周天子就说,你们又不是诸侯,你们凭什么?“三晋”异口同声说:我们以晋国的名义。为首的魏国更是抛了个媚眼说:从此以后,您就是我们的共主,我们会为您争取会从前的荣耀。
想到自己还能刷一刷存在感,周天子动心了。于是,“三晋伐齐之战”爆发,以诸侯的名义,以天子的号召。
结果,齐康公被三晋联军所俘虏,三晋大获全胜。在“三晋”在向周天子复命时,就以立功为由,向周天子施压,要求周天子承认各自的诸侯地位。周天子这才慌了,发现自己被三个三个反骨崽忽悠了,全是套路。可是,已经骑虎难下,权衡再三之下:
九鼎声响,三晋成为了诸侯,上市成功了。
三
周天子之所以破坏了规矩,也有自己的打算,一来,三晋继承了晋国的大半家产,风头无两。在“三晋”的倡议下共尊周天子,天下诸侯纷纷来贺的盛况再一次出现了,周天子很高兴,虽然这是回光返照。
二来,东方的齐国是旧日霸主,老牌大国,需要有新势力克制,正好用“三晋”来克制齐国。实际上,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周天子站在齐王跟前时,腰杆挺的更直了。这也就出现了,后来齐国一不听话,周天子就会放出“三晋”去咬齐国。
三来,江山代有才人出,你方唱罢我登场,晋国已经是过去时了,总是要有新鲜血液补充的。只是周天子恐怕没想到,狗长大了,不仅会咬别人,有时候也会咬主人的。一日反骨崽,终身反骨崽,他们反了智伯,反了晋国,你说他们会不会跟周天子唱反调?
这场交易,周天子简直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一不小心捅了大窟窿。彼时天下诸侯纷纷发现了新机遇,原来游戏还能这么玩,只要胳膊粗,勇敢搏一搏,就能单车变摩托。
连反骨崽们都能上位,凭啥我们不能?
四
你说周天子失策的地方在哪里?
虽说周天子是吉祥物式的傀儡,但大家为了相互间的利益明面上,谁也不愿意破坏其中的平衡,比如“春秋五霸”,诸侯们只敢自称是霸主,玩的是“尊王攘夷”的那一套。但是没一个吃了熊心豹子胆,敢自称天子的。
“韩、赵、魏”三家本来只是晋国的家臣,他们是周天子小弟的小弟。虽然,晋国被卿大夫把持已经很久了,这种情况在很多诸侯国内部都遇到过,但是卿大夫轻易不敢取代国君,就是因为礼法上的限制。如果做事不符合礼法,那么即便力量再强大,也不能得到册封。
礼法制度,在“三家分晋”以前,对于限制诸侯依然有很强的影响力,也就是说,只要周天子恪守礼法制度,其实“三晋”纵然兵多将广,也奈何不了周天子。
周天子到战国时期之所以羸弱的连吉祥物都不如,正是因为礼乐崩溃的问题。换言之,礼法在,周天子存。礼法崩,周天子亡。
有朋友会说了,如果周天子坚持不封“三晋”为诸侯,恐怕周天子会有性命之忧。确实有这种可能性。但是别忘了,还有其他诸侯的制衡,他们不可能让三家做大。
如果周天子不接受,不分封,即使后来还是灭亡,那他也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但他分封了,那无论结果怎样,都没有道德去维护他了。其他诸侯自然会效仿三家。
所以,周天子自己破坏了礼法,确定了“三晋”的合法性,也就预示着礼乐崩坏了。果不其然“三家分晋”之后,便是齐国的“田氏代齐”。所以,司马迁痛心疾首的说:
“故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
多说一句,苏秦当年悟出揣摩术时,游说的第一站其实是周显王,但是“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
周王室因为苏秦的人品不好,所以不信任苏秦。
恕阿信直言,彼时恐怕连周天子都不相信礼法了吧,真可谓是“时也,命也”。如果我们换个维度来分辨春秋和战国的区别。
春秋时代,大家还相信礼法的信仰。
战国时代,大家只相信拳头的力量。
有时候不得不感慨:
有时候,礼法能成就人,有时候礼法却也能毁灭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ia.com/nrjj/14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