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隐秘的角落》这个曾稍显小众的悬疑题材网剧火了,豆瓣46万人打分8.9,*赞评“可以与美剧抗衡”,喝牛奶、唱《小白船》和“一起爬山吗?”等梗更是被玩出圈。
结局到底是怎样,朱朝阳黑化又是为哪般,周春红压抑窒息的母爱以及参演演员精彩的演技等都受到了大家的热议,但除此之外,剧中还有一个片段让人颇有感触。
在朱晶晶死后,继母王瑶坚信朱晶晶是被朱朝阳所害,而朱朝阳父亲朱永平也慢慢地对自己的儿子产生了怀疑。于是,他在自己包里装了录音笔,以约朱朝阳吃甜点为借口,借机向他询问当天的具体状况。
但不巧的是,这个录音笔却被朱朝阳发现了。虽然朱朝阳很愤怒于爸爸的背叛,但在那当下,他却只是不动声色的对爸爸说:“我真想跟静静妹妹交换一下,就算我死了也没关系,至少那样,你就不会那么难过了。”
虽然看过的观众都知道朱朝阳只是在做戏,但这番话却成功的让他爸爸愧疚不已,也打破了自己当时的困境。
在这段剧情中,虽然朱朝阳用的方法和想要达成的目的确实都有些阴暗,但不可否认的是,父母眼中单纯懵懂、不能自理、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孩子其实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弱小,相反,他们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能力,甚至有些时候他们还会迸发出让成人惊讶的力量。
01一、孩子也有超出成人想象的能力
“这个你不会,还是我来吧!”
“这个太危险,你不要碰!”
“你管好自己的学习就行了,其他事你就别操心了!”
……
这是很多父母都曾对孩子说的话,在父母心中,孩子还太小,很多还不懂,生活重心就只有学习等等,所以他们对孩子担心不已,为孩子包办一切,但实际上,很多时候,孩子的能力经常超出父母的想象,甚至还能解决成人所不能的事情。
如曹操的儿子曹冲,大家对他称大象的故事耳熟能详,但其实,除了称大象外他还做过一件类似的事情。
当时,曹操在铜雀台打猎,南方进贡了一只漂亮的雉鸡,曹操很想让雉鸡跳舞,但和众大臣想尽了办法雉鸡却还是不鸣不舞。
这时,曹冲提议说,可以取来一面铜镜放到雉鸡面前。铜镜取来,雉鸡看到镜中的自己以为是看到了同类,于是起了争胜之心,当即就舞了起来,对镜成双,煞是好看。
五六岁的曹冲,无论是称大象还是让雉鸡起舞,帮助父亲曹操解决了众王公大臣都没法解决的问题。
再如电影《小*当家》,被独自留在家中的凯文,面对两个凶狠的盗贼,斗智斗勇,把两个盗贼整的面目全非,惨不忍睹。虽然只是电影,但孩子的能力却不容小觑。
当然,孩子让人惊讶的能力并不只是存在于名人轶事和电影中,我们的生活里也处处可见。
曾有这样一个问题:“冰融化了是什么?”我们都知道答案是水,但一个小姑娘却回答说是“春天”。虽然这并不是标准答案,但想象力如此丰富,如此浪漫的回答却让人感觉更加惊艳。
为何孩子会拥有一些让大人惊讶的能力呢?
其实,并不是因为孩子们是天才,而是因为大人们从一开始就为孩子设了限。
不行、不懂、不会、不安全……为孩子设限的父母们总感觉孩子要依赖着自己而成长,但实际上,很多时候,父母却是在依赖着孩子而存在。
02二、很多时候,父母更需要孩子
有一种父母的幸福,叫做感觉被需要。
在韩剧《请回答》中,平日在家大包大揽的豹子女士因有事回了娘家,在她想来,没有她在家,丈夫和儿子不会做饭,不会换煤球,不会收拾房间,他们肯定会挨饿受冻,家里也将会乱成一团。
但没想到的是,回家后她发现家里依然井井有条,温馨如故。看到这些的豹子女士淡然中透着些失落,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致来。而发现了妈妈异样,但不知为何的正焕向娃娃鱼求助,娃娃鱼一语道破:“因为家人过得太好了。因为妈妈不在,家人还过得很好。”
于是,知道缘由的正焕故意烫伤了哥哥的手,摔坏了爸爸正在换的煤球,还翻乱了自己的衣服,然后向妈妈求助。一脸嫌弃的豹子女士骂道“没有我,你们怎么活啊,什么都做不好。”但却自此恢复了以往的活力。
就像正焕后面的那段旁白一样“想让妈妈高兴的话,就说我需要妈妈,就这一句话就够了”,正是被需要的感觉,让豹子女士感到幸福。
还有一种父母的幸福,叫做你是我的延续。
在《隐秘的角落》中,朱朝阳妈妈周春红以替朱朝阳考虑为由,拒绝与马主任公开关系,拒绝寻求自己的幸福,但实际上,对于妈妈的这段感情朱朝阳并不排斥。
周春红把自己全部的爱都给了朱朝阳,因为对健康好,所以坚持让朱朝阳喝牛奶;为了不掉下年级第一的宝座,让朱朝阳除了学习之外不要考虑任何事情。可是,这段让人压抑窒息的母子关系中呈现的种种,真的是朱朝阳需要的,单方面的依赖妈妈周春红吗?
不,其实并不是,甚至截然相反,周春红对朱朝阳的依赖更甚于朱朝阳对她的依赖。
在周春红看来,她的人生是失败的,她需要朱朝阳对她的需要来体现自己的价值,也需要朱朝阳全年级第一的成绩来维系自己的尊严。
“望子*,望女成凤”,这是很多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希望。不过,一些父母希望孩子能获得自己的成功,而还一些父母,说实话,并不在少数,他们希望孩子能获得自己认可的成功,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是自己未来生活的承载,这些父母,慢慢地让自己活成了周春红。
其实,想让孩子成功没有错,为了孩子也没有错,但一切都为了孩子就很容易出现问题了。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
“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所以,不要做太多,有时候,想要孩子好好的成长,成材,父母们最需要做的反而是适时地放手。
03三、父母需要学会放手
一位幼儿园园长曾讲述这样一个事情:
“我们幼儿园门口有两级台阶,我曾经在那里观察了很久,几乎每个家长,都是扶着孩子上台阶,甚至干脆把孩子一把抱上去——我想请问各位,咱们的宝贝真的就弱不禁风到了这种程度,连两级台阶都没法自己走吗?”
确实,刚出生的小宝宝弱不禁风,没有大人的呵护就没法生存,但一岁迈不稳的步伐到了四岁是否依然无法迈上台阶?四岁上学需要接送的孩子到了十五岁是否依然不能独自成行?
想必大家心中都已有答案。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关怀备至,竭尽自己所能给了孩子更多更好的教育,但可惜的是,很多家长却独独忘记了孩子们的“生命教育”,即把孩子当作一个潜力无限的生命。
不过,也不用担心,因为这种“生命教育”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即便孩子会摔跤,即便自己不放心,也相信孩子的能力,学会放手。
因为,父母最需要控制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那颗放不下来的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ia.com/nrjj/14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