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子

趣闻轶事丰子恺与如皋的书画缘


丰子恺是中国近代的艺术名家,文学、翻译、绘画、篆刻、音乐、佛学等等,无不涉足,样样精通。今天在如皋城(笔者的家乡)的大街上常常看到不少公益广告就是他的漫画。他从未亲临如皋,却与如皋人颇有书画缘。

丰子恺漫画作品

正在画画的丰子恺

开明教材享誉皋城

丰子恺最初结缘如皋,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初。当时如皋书店林立,其中宏文社和二友书店均依靠销售教科书谋利。宏文社的创办人、经理是如皋 教育家姜佐周先生。二友书店与宏文社是邻居,也设在如城鹤颈湾,为陶氏兄弟二人开办。前者比较保守,专买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出版的各类教科书;后者比较开明,推销的是后起之秀的开明教科书。两家书店实力都很雄厚,为了教材销量,一度打起了“宣传战”。因此,丰子恺、林语堂、章克标和周予同等开明名人也迅速为如皋学子所稔熟。笔者存有两张民国《皋报》可以为证。民国二十年()2月13日发行的《皋报》第四版上刊有一则宏文社的书籍广告,面积在全报广告中 。广告的具体售书有“上海商务印书馆的‘新时代初小’等多种教材”。另一张《皋报》发行于同年同月12日,在同版同样位置,大小一样的书籍广告(依然是全报广告中 的)换成了二友书店的“开明书店五大教本”。不像宏文社的书籍广告只是简单地罗列书名,二友书店不但介绍书籍的内容,而且用较大的粗体字将开明的作者介绍给读者,譬如“《开明英文读本》,林语堂编纂,丰子恺绘图”。

民国时期如皋地区采用的丰子恺绘图、林语堂撰写的英文教材

如此一来,皋城学子都知道了丰先生。《开明英文读本》(共三册)的确为如皋学生所喜欢。大约十多年前,我在如皋孔庙书屋淘得《开明 英文读本》(即 册,年8月6版)。店主老吴告知此书源自“当地某人家拆迁时清理出来的旧物”,应该是当年如皋学生的用书。封面画为丰子恺善画的天使图。书中有丰子恺的彩色画作(内容为牛马人形等和多幅黑白插图)。笔者还曾将此事告诉如皋老报人管维霖。管先生告知当年他曾在如皋商业(高小)学校学习,英文老师是张沛霖先生。张老师选用的英文教材就是《开明英文读本》,非常受学生欢迎。大约在年,张沛霖发现《开明英文读本》中的几处排版错误,就斗胆去信沪上告诉林语堂。林先生很快复信,不仅仅是感谢,而且诚邀张先生出任开明英文编辑。直到年, 作家唐弢还曾发表文章记述此事。张沛霖前往上海,成为开明编辑,自然与同事丰子恺也就熟悉了,并为如中学子向丰先生求画埋下了伏笔。

《嘤鸣》创刊作画相助

管维霖在《如皋的世纪印痕》中写道:“杨同苏创办的‘嘤鸣社’与俞铭璜创建的春泥社都与二友的新文化播种结下繁衍枝叶开花结果的因缘。”嘤鸣社的主要成员是杨同苏、杨同芳兄弟和韩德培。管先生也有所参与。他们当时都是如皋中学的学生。既然受到二友书店的影响,他们自然都很崇敬开明书店的那些知名编辑。据《如皋县志》和《如皋文化志》等书的记载,年,嘤鸣社同仁共同创办了如皋历史上 本新文学杂志《嘤鸣》,并得到了夏丏尊、叶圣陶和丰子恺三位先生的支持。

丰子恺之女丰一吟题写“嘤鸣”二字,纪念其父曾为如皋文学刊物《嘤鸣》绘制封面画

丰子恺先生亲自为如皋《嘤鸣》创作了封面画。管维霖曾经珍藏过一本《嘤鸣》,后来在战乱中丢失了。钦鸿(南通新文学研究者)也曾撰文研究过如皋《嘤鸣》,他曾多处(国内许多大型图书馆)寻找,均一无所获,但他发现丰子恺也曾为其它同名刊物画过名为《嘤鸣》的封面画,画面是一位可爱的小天使;并且丰子恺能为如皋《嘤鸣》作画,中间的介绍人就是张沛霖编辑。笔者同意钦先生的观点。夏丏尊、叶圣陶和丰子恺三位先生同是开明书店的编辑,又同时支持如皋《嘤鸣》。至少三人中,叶圣陶先生与张沛霖的关系极好。管维霖老人曾经请叶圣陶一对一补习写作。据他回忆,叶圣陶和张沛霖两人是邻居,都住在开明书店的宿舍区。张沛霖和叶先生相处不错,正是在张先生的推荐下,他曾有幸成为叶先生的学生。《嘤鸣》的生命非常短,但叶圣陶和丰子恺的鼓励调动了如中学子的积极性,“二杨一韩”后来在上海《学生文艺丛刊》中发表了多篇佳作。

相遇皋人赠书送画

据管维霖先生的生前口述,年,他回上海教书,家在西宝兴路号。丰子恺先生住在汉兴里弄堂里,正巧在他家马路对面。同乡如皋*士端与丰先生是邻居,一墙之隔。*士端是医生,丰先生常到他家走动,二人探讨医理。管先生也爱去*士端家拉家常,因而结识了丰先生。丰先生听说他是教师,又与开明书店不少人士相熟,格外高兴。管先生通常在傍晚去打扰丰先生。因为先生是虔诚的佛教徒,早上要闭门打坐。先生为人非常热情,管先生几次向丰子恺讨画,他总是那句:“青年人,明天来拿吧。”从未拒绝过这位如皋的年轻人。一年后管先生搬家,与丰先生只能偶有书信往来了。年,笔者又去上海走访了上海音乐学院的*白教授。她是如皋名人*七五的孙女,*士端(年生, 的如皋老寿星)的女儿。据她的母亲陈丽娟女士(年生,与张謇孙女张柔武是同学)追忆,当年是有个姓管的乡人经常去他们家,并且与丰子恺有过接触。事后,*白教授负责地写了一封信给笔者,并有她父母的亲笔签名,介绍了他们家与丰子恺的缘分。据此信,年10月,如皋*家迁入了上海西宝兴路弄汉兴里10号,并开了一个家庭诊所。*士端是南通医学院 批毕业生,陈丽娟是护士。丰子恺女儿丰一吟曾在《我和爸爸》中写道:“丰家刚开始住在宝兴路汉兴里46号张逸心先生家中,后来又在同一里弄买了房子。”丰先生除了去*家看病,也常和*士端互相走动聊天。随着友谊的深入,丰子恺送给*家两本画册。一本是他本人的漫画集,另一本是鲁迅先生组织青年美术家创作的木刻版画集。令*家人至今难以释怀的是丰子恺先生赠予*士端的一幅名为《仁能克暴》的画作。此画为丰先生亲笔创作,画中是一位农夫,手里牵着一头豹子,长绳扣在豹子的颈项中,豹子服服帖帖地伏在地上。*士端将《仁能克暴》用镜框装好,挂在房间的南墙上。“十年动乱”,迫于形势,陈丽娟取下画作,付之一炬。

如皋中学旧藏《丰子恺漫画全集》书影

笔者多年来一直苦寻丰子恺先生的各种旧著。功夫不负有心人,目前笔者的书房“苇航书屋”存有民国原版丰子恺著作几十本,包括《丰子恺漫画全集》(一套六册全,如皋中学旧藏)、《孩子们的音乐》和《缘缘堂随笔》等等。另外一本《缘缘堂常用印集》(丰一吟题签)也很稀有。数年前,笔者去谒见丰一吟先生时,恰巧自己带去一本空白印谱,又巧丰子恺的多方留世印章(现属丰子恺的孙子)正好暂存丰一吟家中;经丰女士允许,笔者将诸印一一钤盖于印谱中,方成此书。为了纪念丰子恺先生为如皋《嘤鸣》作画,笔者曾请丰一吟女士用毛笔书写了“嘤鸣”二字。

丰子恺之女丰一吟题眉《缘缘堂常用印集》,钤印本,现存如皋苇航书屋

图片来源:作者,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往期回顾

浏览历史

品读文化

彰显地域特色

领略江海魅力

南通市江海文化研究会主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ia.com/nrjj/11627.html


冀ICP备19029570号-13

当前时间: